Page 35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6期
P. 35
图 2 A 流域设计暴雨过程
到逐 10 min 降雨过程,见图 2。
4 “城市海绵-小排水-大排水”耦合水文水动力模型
4.1 城市洪涝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 基于城市洪涝的流域系统整体观,城市洪涝水文水动力模型需
对“地-管-河”构成的“流域树”进行全要素模拟,故本文建立的城市洪涝模型由流域坡面产汇流模
型、水库调洪演算模型、河道洪水演进模型、管网模型、城区地表洪水演进模型等耦合组成,以适
应统一边界条件下城市洪涝过程精细化模拟。
(1)流域坡面产汇流模型。采用基于地形指数的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流域坡面产汇流计算。模型
假设在 DEM 的每一个栅格上有 2 种不同的蓄水单元:河道、坡面。栅格上的径流形式分为地表径流
和地下径流两种。流域产流机制为蓄满产流,考虑土壤达到栅格点蓄水能力产生地表径流。栅格上
每段河道的流量演算采用马斯京根法。此外,采用线性叠加方式,将上游几个河道演算所得到的出
口流量对应时段之和作为汇流栅格节点的流量。据此可得子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并将之作为
水库调洪演算模型、河道洪水演进模型的流量边界条件。
(2)水库调洪演算模型。水库调洪计算的目的是在入库洪水过程、库容曲线、泄洪建筑物的型式
尺寸以及调度规则确定的条件下,推求下泄流量过程和库水位过程。水库调洪演算的实质就是联合
求解水量平衡方程和蓄泄方程,得到水库下泄流量过程,并作为河道洪水演进模型的流量边界条件。
(3)河道洪水演进模型。采用一维圣维南方程组作为河道洪水演进控制方程。水闸断面的通量由
水闸过流公式确定。闸门关闭情况下,过闸流量为 0;闸门开启情况下,按宽顶堰的自由出流或淹没
出流经验公式计算过闸流量。
(4)管网水动力模型。采用管网明满流方程作为管道水流控制方程,并结合 Preissmann 狭缝法处
理管网明、满流交替现象。
(5)城区地表洪水演进模型。高度城镇化地区,密集建筑物对城区地表洪水演进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蓄、滞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物减少了单元有效蓄水区域,使得单元蓄水容量减少;另一方
面,建筑物使各计算单元过水断面面积减少,阻碍洪水传播。本文运用容积率系数(即网格内非建筑
区所占地表的面积率)对浅水方程进行修正,同时结合人工加糙法,以概化高度城镇化地区建筑物对
洪水传播的影响。
(6)耦合模型。河道-地表模型的侧向耦合:侧向耦合界面处需要满足流量约束条件,即保证一
维河道、二维地表模型间水量及动量守恒。因此,通过“互相提供边界”的方式实现河道-地表模型的
侧向耦合。
河道-管网模型的侧向耦合:管网水头较高时,水流通过排水口进入河道;河道水位较高时,可
对管网排水造成顶托甚至倒灌。因此,通过“互相提供边界”的方式实现河道-管网模型的侧向耦合,
即将河道水位作为管网排水口的水位边界,进行管网计算;将管网排水口的流量计算结果作为河道
的旁侧入流/出流边界。
— 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