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2023年第54卷第3期
P. 89
图 11 4个不同时间尺度下 9月 SPI值
图 12 逐年 SPI箱型图
以 1个月时间尺度计算历年各月 SPI值,绘制逐年箱型图见图 12。统计显示,计算的 862个月
中,有 24个月发生特旱(分布 20年间),平均 35.9月发生一次,1971、1974、1999和 2022年为一年
两个特旱月;有 31年间 37个月发生重旱,平均 23.3月发生一次。重旱和特旱均发生的年份有 12年。
其中月 SPI值小于- 3的年份有 1963、1979、1999和 2022年,间隔分别为 16、20、23年。总计发生
12次特涝和 39次重涝、24次特旱和 37次重旱,发生重、特旱次数大于重、特涝次数。
将每年 SPI(1)逐月累加记为 SPI( + ),如图 13所示。小于- 5 的年份有 1963、1971、1978、1979、
1986、2003、2007、2011、2022年等 9年,基本囊括了历史上的重灾年 [13] 。图 12和图 13均显示年际
间 SPI值变化存在较大波动性。
图 13 逐年 SPI( + ) 图 14 历年逐月 SPI箱型图
3.2.2 年内干旱特征 1951—2022年间以 1个月时间尺度计算的各月 SPI值(2022年 11、12月未计
入)绘成箱型图,如图 14所示。各月中位值均在 0附近,SPI值分布相对集中,基本呈正态分布。历
史上,每一个月都出现过小于- 2.0的特旱情况。其中 1、9、10三个月出现了异常极小值,表示出现
过特别旱的情况,分别对应 1963年 1月、1979年 10月和 2022年 9月。
2022年 6—10月的月尺度 SPI值分别为 0.98、- 0.74 、- 2.52 、- 3.58 、- 1.69 ,6月为轻涝,7月转入
轻旱,8、9月发展为特旱,10月为重旱,与墒情发展总体趋势相同,但是墒情比气象发展稍有滞后。
图 15为 1951年以来逐月降雨量箱型图。多年平均降雨量 1—6月呈逐月上升趋势,6—12月呈逐
月下降 趋 势;各 月 降 雨 量 均 为 非 正 态 分 布,9、10、11、12、1、2月 的 多 年 平 均 月 雨 量 小 于 等 于
— 3 3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