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学报》
2014年第1期
题目:基于损伤理论的重力坝坝基岩体渐进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作者:任青文,刘爽,陈俊鹏,周晨露
导读语:本文基于损伤力学方法建立了岩体损伤破坏的数值模型,利用实测资料确定Weibull分布的形状函数,使模型能更好反映岩体力学特性的不均匀分布。该模型可分析岩体损伤破坏过程,给出损伤区发展和损伤程度分布,分析结果与模型试验相当接近。成果已应用于三峡大坝岩体损伤和抗滑稳定分析,并可推广应用于其它岩体工程。
论文链接:http://jhe.ches.org.cn/jhe/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01001&flag=1
作者:丁日升,康绍忠,张彦群,杜太生
导读语:准确模拟农田水热通量对于干旱内陆区高效利用有限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物质和能量交换多层模型(ACASA),构建了玉米田水热通量多层模型ACASA-M。结果表明ACASA-M 能较好地模拟玉米田水热通量和土壤蒸发动态,也能模拟冠层内水热通量的时空分布;模拟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会减小潜热通量和冠层导度,增大感热通量。该模型既可用于水热通量的模拟和预报,也可作为评价变化环境对农田耗水影响的有力工具。
论文链接:http://jhe.ches.org.cn/jhe/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01004&flag=1
题目:三峡水库运用对荆江三口分流及洞庭湖的影响
作者:方春明,胡春宏,陈绪坚
导读语:观测资料分析说明,三峡水库运用后下游河道冲刷发展趋势日趋明确,荆江河段冲刷和枯水位下降将主要发生在水库运用20多年内。至2012年,干流不同流量下荆江三口分流能力没有明显变化。但三峡水库对径流的调节使三口年分流量减小约7%,汛后蓄水期也降低了洞庭湖水位。研究成果对三峡水库调度及荆江与洞庭湖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论文链接:http://jhe.ches.org.cn/jhe/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0100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