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2025年第56卷第1期
P. 6
水 利 学 报
2025 年 1 月 SHUILI XUEBAO 第 56 卷 第 1 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25)01-0001-19
智能时代与大坝工程建设智能化研究进展
钟登华 ,张天鸿 ,余红玲 ,王佳俊 ,张 君 ,余 佳 2
2
1
1,2
2
2
(1. 中国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 100091;
2. 天津大学 水利工程智能建设与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
摘要:大坝工程建设智能化理论与技术是智能时代背景下水利工程建设的新质生产力,对推动大坝工程智能化、
高效化、安全化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剖析了当前水利工程智能化的研究热
点和发展趋势,详细阐明大坝智能建设基本概念、特征、发展阶段及前沿成果,系统回顾了大坝数智设计、智能
建设与智慧运维发展历程,并探讨了大坝智能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旨在为我国大坝工程的智能化发
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智能时代;大坝智能建设;数智设计;智能建设;智慧运维
中图分类号:TV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40839
1 研究背景
智能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生产力的提升,传统的生产模式逐渐被智能化生产模
式所取代。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以及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与发展,使得人类的生产活动变得更
加高效和精准,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而引发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 。智能
[1]
产品通过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提供了更加贴合用户需求的服务,不仅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亦
显著改变了社会的运行模式。
智能时代的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通过
技术突破和实践应用推动着社会的变革 。1956 年,达特茅斯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工智能的正式诞生。
[2]
1957 年,感知机的提出让人们看到了技术落地的希望,开启了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浪潮。然而,由于当
时计算能力和算法局限,人工智能研究在 1970 年陷入低谷。1982 年,霍普菲尔德提出了神经网络模
型,为人工智能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1986 年,反向传播算法(Back Propagation,BP)的突破使得大规
模神经网络的训练成为可能,从而推动了人工智能进入第二次浪潮。尽管 1990 年 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项目的失败导致人工智能研究再次遇冷,但 1997 年 IBM 的“深蓝”
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重新引发了公众的关注。2006 年,深度学习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人
工智能迈入了第三次浪潮。2013 年,深度学习算法在语言和视觉识别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2016 年,
AlphaGo 战胜围棋冠军李世石,更是将人工智能推向了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2022 年,OpenAI 推出了
ChatGPT,标志着人工智能进入了大模型时代;2024 年,Sora 进一步推动了多模态人工智能的发展,
使其应用从单一的语言处理扩展到图文、视频等多个领域。纵观整个历程,人工智能不断经历低谷与
收稿日期:2024-12-20;网络首发日期:2025-01-20
/
网络首发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11.1882.TV.20250120.1549.001
基金项目: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重 大 项 目(52494970, 52494975, 52494973);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雅 砻 江 联 合 基 金 重 点 项 目
(U23B201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52350420,52350417)
作者简介:钟登华(1963-),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智能建设理论与技术研究。
E-mail:dhzhong@cau.edu.cn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