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5期
P. 37

三湖河口
                                       打不素扬水站      画匠营子岸边取消泵房

                                                          磴口净水厂
                                            包钢水源地取水口                     民利渠扬水站分水口
                                                              团结渠电力扬水站
                                                                                  头道拐





                                                图 7  三湖河口-头道拐支流边界位置


               3  参数率定


                   计算断面资料依据 2012 年 10 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测的巴彦高勒至头道拐河段下游共 166 个实测
               断面基础上增加桥梁断面 18 个、浮桥断面 3 个,总计 187 个大断面。实测断面间距较大会影响模型计
               算的稳定性及模拟结果的精度,因此按照最大断面间距不超过 1 km,对断面进行线性插值,最终得
               到河道断面 580 个,计算得到的是两个断面之间的间距为直线距离,没有充分考虑河道弯曲情况,得
               到河道长度约为 486 km,落差 68 m。
               3.1  糙率    准确的河道糙率是正确模拟河道过流能力的关键。钱宁通过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表明

               对于黄河这样含沙量高的冲积河道,糙率变化不仅同水力要素有关,还同泥沙因素有关                                            [33] 。根据
               大量实测资料推求,受多泥沙影响黄河河道糙率系数 n 值存在较低值情况                                 [34] ,张防修在黄河洪水演
                                            [35]
               进中取花园口河床糙率为 0.012              ,Fu 在宁蒙河段冰情计算中,分段率定出河床糙率取值区间为
                         [31]
               0.011-0.040  。建立在黄河河道走向、断面形状和滩地特点分析基础上,通过无冰期河道数值模拟
               率定河段的糙率为:计算河道 0 ~ 28 km 糙率为 0.040,28 ~ 196 km 糙率为 0.012,196 ~ 207 km 糙率为
               0.030,207 ~ 443 km 糙率为 0.012,443 km-末端糙率为 0.015。
               3.2  热交换系数       气温和水温变化是凌情变化的决定因素,凌汛期是“降温-流凌-封河-升温-开河”
               的过程,通过水温模拟率定出热交换系数。
                   在一维条件下,沿流向的热扩散方程                 [19] 为:

                                       ∂  ( ρC AT  ) + V ( AρC T  ) =  ∂∂ æ ç AE ρC  ∂T w  ö           (1)
                                                      ∂
                                      ∂t    p  w     ∂t     p  w  ∂x  è  x  p  ∂x  ÷ - B∅ T
                                                                                ø
               式中: ρ 为水的密度,kg/m ; C = 4.2 为水的比热,J/(kg·℃);A 为渠道断面面积,m ; T 为断面
                                                                                              2
                                         3
                                             p
                                                                                                   w
               平均水温,℃;V 为断面平均水流速度,m/s; E 为热扩散系数,m /s;B 为水表面宽度,m; Æ 为
                                                                            2
                                                                                                       T
                                                           x
               水体与周围环境的单位面积热交换率,包括:明流水面与大气的热交换率 Æ                                    wa  、水面与飘浮冰块或
               冰盖的热交换率 Æ        wi  、以及大气与冰盖的热交换率 ∅ 等。
                                                               ia
                   水面与大气的热交换率采用线性传热函数                   [23] :
                                               Æ wa  = -Æ + h (T - T a ) - j T + k wa                  (2)
                                                       s
                                                              w
                                                                      wa
                                                                         a
                                                           wa
               式中: Æ   wa  为水面与大气的热交换率,W/m ; Æ 为太阳的短波辐射热交换率,W/m ; h                             wa  为空气和
                                                      2
                                                                                            2
                                                           s
               水的热交换系数,W/(m·℃); j           wa  和 k wa  为同太阳辐射相关的热交换系数,W/(m·℃)。
                                                                                         2
                                    2
                   当河段完全冰封时,水面与飘浮冰块或冰盖的热交换率Æ 可以描述为水温和冰盖底部温度的线
                                                                       wi
               性函数   [19] ,即:
                                                       Æ   = h (T - T  )                               (3)
                                                         wi  wi  w   m
                                                                                               — 539  —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