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2023年第54卷第8期
P. 108

覆盖处理明显削减了污染物二次释放并促进了藻毒素的快速降解。在做好蓝藻水华应急处置技术储备
              外,也应加强相关统筹协调能力。蓝藻应急处置工作具有时效性、复杂性和系统性,涉及多行政区、
              多部门的统筹协调,需建立健全的应急指挥系统,以实现快速、准确、科学的决策与精确部署。


              4 展望


                  蓝藻水华是湖库水污染长期积累形成的生态结果,其治理势必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
              性的系统工程。在一系列水环境治理措施实施下,湖库水质出现了稳中向好的态势,但气候变化抵消
              或削弱了蓝藻水华防控效果,且这种效应未来随着气候变化加剧会进一步增强。在气候变化新形势
              下,建议在以下几方面重点开展研究:
                  ( 1)不同气候情景下蓝藻水华发生的氮磷基准。虽然气候变化是当前湖库蓝藻水华依然严峻的幕
              后推手,但氮磷管控仍然是重要抓手。未来应突破传统的基于单一气象因子的氮磷基准,精准解析未
              来气候情景下多重气象因子决定的氮磷基准,为湖库水体氮磷水平管控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2)不同物理特征湖库蓝藻水华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差异性。不同区域、水深、换水周期等特征的
              湖库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能具有一定差异性,通过揭示不同物理特征湖库对气候变化响应差异性,以
              制定针对性的蓝藻水华防控策略。
                  ( 3)气候变化下蓝藻产毒变异规律。释放藻毒素是蓝藻产生生态环境危害的途径之一。在气候变
              化影响下蓝藻产毒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通过揭示蓝藻产毒对气候变化响应规律,为未来水生态风险
              防控与饮用水安全保障奠定基础。
                  ( 4)蓝藻水华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效应。蓝藻水华发生初期因光合固碳具有碳汇效应,末期因碳分
              解具有碳排效应。由于碳形态变化( CO 向甲烷转化)与碳埋藏作用导致蓝藻水华全生命周期碳收支存
                                                 2
              在不确定性,引起蓝藻水华对气候变化具有潜在正或负反馈效应。相关研究有望为探明气候变化与蓝
              藻水华的互馈效应,以及气候变化与蓝藻水华的协同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参 考 文 献:


                [ 1] CONLEYDJ,PAERL H W, HOWARTH R W, etal.ECOLOGY ControllingEutrophication:Nitrogenand
                       Phosphorus[J].Science2009,323(5917):1014 - 1015.
                [ 2] 逄勇,颜润润,李一 平,等.内 外 源 共 同 作 用 对 太 湖 营 养 盐 贡 献 量 研 究 [J].水 利 学 报,2008,39(9):
                      1051 - 1051.
                [ 3] NYENJEP,FOPPENJ,UHLENBROOK S,etal.Eutrophicationandnutrientreleaseinurbanareasofsub -
                       SaharanAfrica —areview[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10,408(3):447 - 455.
                [ 4] QINB,GAOG,ZHUG,etal.Lakeeutrophicationanditsecosystem response[J].ChineseScienceBulletin,
                      2013,58(9):961 - 970.
                [ 5] 朱广伟,秦伯强,许海,等.三十年来长江中下 游 湖 泊 富 营 养 化 状 况 变 迁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J].湖 泊 科 学,
                      2019,31(6):1510 - 1524.
                [ 6] 何予霄.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水体叶绿素 a反演模型构建[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8.
                [ 7] 马健荣,邓建明,秦伯强,等.湖泊蓝藻水华发生机理研究进展及展望 [J].生态学报,2012,33(10):
                      3020 - 3030.
                [ 8] HANSW PAERL,JEFHUISMAN.BloomsLikeItHot[J].Science,2008,320(5872):57 - 58.
                [ 9] 刘畅,刘晓波,周怀东,等.水库缺氧区时 空 演 化 特 征 及 驱 动 因 素 分 析 [J].水 利 学 报,2019,50(12):
                      1479 - 1490.
                [10] RASTOGIRP,MADAMWARD,INCHAROENSAKDIA.Bloom DynamicsofCyanobacteriaandTheirToxins:
                       EnvironmentalHealthImpactsandMitigationStrategies[J].FrontiersinMicrobiology,2015, (6) .doi:10.
                      3389/fmicb.2015.01254.
                [11] 李效宇,刘永定,宋立荣,等.微囊藻 毒 素 对 大 鳞 副 泥 鳅 胚 胎 和 幼 鱼 的 毒 性 效 应 [J].水 生 生 物 学 报,

                —  9 9  —
                     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