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2023年第54卷第10期
P. 44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荷载- 裂缝张口位移(F - CMOD)曲线 各组试验得到
的 F - CMOD曲线如图 3所示。图中,无块石试件 F - CMOD
曲线中,线弹性阶段,荷载急剧上升,峰值荷载后,荷载
发生陡降。裂缝在峰值荷载处贯穿试件,试件断裂破坏,
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特征 [22] 。预埋单块石试件 F - CMOD曲
线中,线弹性阶段和屈服阶段曲线斜率明显减小,且随块
石粒径的增大曲线斜率在逐渐减小,荷载达到峰值后缓慢
下降,曲线斜率相对平缓,表现出明显的塑性特征 [23] 。
3.2 断裂参数 断裂参数包括起裂韧度、失稳韧度及断裂
能,用于分析不同受力阶段试件的断裂性能,从而帮助准
确评价混凝土的断裂性能。断裂韧度的计算式与断裂模型 注:SN表示预埋单块石试件,CG表示无块石试件。
有关,本文基于双 K断裂模型进行断裂参数计算,计算公 图 3 荷载- 裂缝张口位移曲线
式 [24] 如下所示:
mg 1
- 2 - 3
1 .5(F + × 10 ) × 10 S α c 2
2
K = f( α ) (1)
IC 2
th
2
式中:F为荷载;m为试件支座间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取 9.81m?s;S为两支座间的跨度;t为
为有效裂缝长
试件厚度;h为试件高度;f( α )为一个功能函数(用于实现韧度计算的算法集合);α c
度,分别由式( 2)和式(3)计算得出:
2
1 .99 - α (1 - α )(2.15 - 3.93 α + 2 .7 α)
f( α ) = (2)
3
(1 + 2 α )(1 - α ) 2
1
)
2 tEV c 2
= (h + h)arctan ( - 0 .1135 - h (3)
α c 0 0
π 32.6F peak
式中:h为装置夹式引伸计刀口薄钢板厚度;V 为裂缝张口位移临界值;E为弹性模量。
c
0
(
1
0
0
E = tc[ 2 π · a+ h )] (4)
3.70 + 32.60tan
h + h
2
i
0
式中:a为预制裂缝长度;c为试件的初始 CMOD?F值。
i
0
ini
IC
计算起裂韧度 K 时,α = α c ?h,F = F(起裂荷载),起裂荷载为试件 F - CMOD曲线的上升段中从
Q
un
peak
直线段转变为曲线段的转折点所对应的荷载。计算失稳韧度 K 时,α = α c ?h,F = F (峰值荷载)。
IC
由图 4(a)可以看出,预埋单块石试件的起裂荷载、峰值荷载均小于无块石试件。与无块石试件相
比,预埋单块石试件的起裂荷载分别减小了 1.6、1.1、0.2和 0.7kN,峰值荷载分别减小了 2.1、1.7、
0.7和 0.3kN。随块石粒径的增大,起裂荷载先增大后减小,峰值荷载逐渐增大。当块石粒径为 35mm
时,起裂荷载减小而峰值荷载增大。由图 4(b)可以看出,与无块石试件相比,当块石粒径为 20和
25mm时,起裂韧度分别减小了 33%、30%,失稳韧度分别减小了 32%、21%;当块石粒径为 30mm
时,起裂韧度、失稳韧度分别增大了 10.8%、12.5%;当块石粒径为 35mm时,起裂韧度减小了 6%,而
失稳韧度增加了 22.9%。可以看出,随块石粒径的增大,起裂韧度先增大后减小,失稳韧度逐渐增大。
在徐世?等 [25] 研究中,假定外力做的功完全用于裂缝的扩展,忽略断裂区外能量的耗散。断裂能为试
件最后完全断裂即达到裂缝口张开位移的最大值所做的功。根据荷载- 裂缝口张开位移(F - CMOD)曲线计算
断裂能时,如果既考虑重力又考虑尾部曲线部分的影响,总功可表示为 W= W + W + W ,其中尾部曲
0 1 2
线部分对断裂能的贡献为 W ,目前对 F - CMOD曲线发展规律的研究还未充分,因此不考虑尾部曲线
2
8
— 1 1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