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2023年第54卷第12期
P. 59

3
              式中:Δ W       为灌溉单元尺度实际取水节水量,m ;W 、W′分别为灌溉单元采取节水措施前、后的
                        灌取水                                      0    0
                                                                    3
                        3
              取水量,m ;Δ E为灌溉单元排水沟道水面蒸发变化量,m ;Δ Wpg 为灌溉单元通过地下水含水层排
                              4                                             1
                                         3
              泄至排水沟道的水量变化,m 。
                  理论上,除作物蒸腾量外,灌溉单元的其他耗水均是可被节约的,而实际无法实现只保留田间作
              物蒸腾耗水,则灌溉单元尺度理论耗水节水潜力和实际耗水节水潜力可计算如下:
                         Δ W 灌耗水max = (E+ E) + (E+ Δ T) + E;Δ W 灌耗水  = ( Δ E+ Δ E) + ( Δ E+ Δ T) + Δ E 4  (15)
                                                                             2
                                                                                    3
                                                                                         1
                                      1
                                                                        1
                                          2
                                                3
                                                         4
                                                    1
                                                                                                  3
              式中:Δ W    灌耗水max 、Δ W 灌耗水 分别为灌溉单元尺度的理论最大耗水节水量、实际耗水节水量,m 。
                  (4)灌区或绿洲尺度节水潜力。灌区或绿洲尺度的空间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农田系统之外的林地、
              草地、河湖湿地等其他土地类型。对地下水系统相对封闭的绿洲,其灌溉水分的耗散则主要通过蒸发
              蒸腾消耗、绿洲排水两个路径。其中,蒸发蒸腾消耗除了农田系统外,还包括林地、草地、河湖湿
              地、未利用地及居工地自然消耗的灌溉水量,这部分消耗水量通过水循环时空转化在灌区或绿洲内部
              系统进行再利用,由此产生灌溉的生态效益,是维持灌区或绿洲生态健康不容忽视的水分来源之一。
              灌区或绿洲尺度灌溉水平衡方程:
                                             m     n     m
                                                i ∑
                                        W =    E+    T+    SW +GW +W +Wpg       3                      (16)
                                          0 ∑
                                                      j ∑
                                                              i
                                                                        4
                                            i =1   j =1  i =1
                                                                                                    3
              式中:E、SW分别为灌区或绿洲第 i种下垫面蒸发消耗的灌溉水量、土壤蓄存的灌溉水量,m ;T指
                                                                                                        j
                      i
                           i
                                                                                                 3
                                                         3
              灌区或绿洲第 j种植被蒸腾消耗的灌溉水量,m ;GW 为地下水含水层蓄存的灌溉水量,m ;W 为灌
                                                                                                      4
                                                     3
                                                                                                      3
              区或绿洲地表排水系统流出的灌溉水量,m ;Wpg为灌区或绿洲地下水系统流出的灌溉水量,m 。
                                                            3
                  与田间尺度、灌溉单元尺度理论最大取水节水量类似,根据灌区或绿洲水量平衡关系,灌区或绿
              洲尺度理论最大取水节水量为:
                                                 m     n       m
                                               =
                                                    i ∑
                                                            j ∑
                                      Δ W 绿取水max ∑ E+    Δ T+    SW + GW+ W + Wpg                      (17)
                                                                    i
                                                                            4
                                                                                  3
                                                i =1   j =1   i =1
                  实际情况无法达到上述理想状态,灌区或绿洲尺度的实际取水节水量:
                                                     Δ W 绿取水  = W - W″                                 (18)
                                                               0
                                                                   0
              或者:
                                            m       n       m
                                                         j ∑
                                          =
                                                 i ∑
                                   Δ W 绿取水 ∑  Δ E +   Δ T +   Δ SW + Δ GW+ Δ W + Δ Wpg 3               (19)
                                                                  i
                                                                             4
                                           i =1     j =1    i =1
                  同理,绿洲尺度的取水节水量、耗水节水量:
                                                m      n               m      n
                                                                           i ∑
                                                                     =
                                              =
                                                    i ∑
                                     Δ W 绿耗水max ∑ E+    Δ T; Δ W 绿耗水 ∑   Δ E+   Δ T j                  (20)
                                                           j
                                                i =1  j =1            i =1    j =1
                                                                                             3
              式中:Δ W   绿取水 max 、Δ W 绿取水  分别为绿洲尺度的理论最大取水节水量、实际取水节水量,m ;W″为灌区或
                                                                                                  0
                                                3
              绿洲尺度采取节水措施后的需水量,m ;Δ W                        、Δ W     分别为绿洲尺度的理论最大耗水节水量、
                                                      绿耗水 max    绿耗水
                                3
              实际耗水节水量,m 。
                  (5)不同尺度节水潜力的转化关系。通过不同尺度的节水潜力计算可以看出,节水潜力的尺度效
              应随着水分循环转化的空间范围不断延伸,以实际取水节水潜力为例(见表 2),在植株尺度向田间尺
              度转化时,增加了灌溉水在田间土壤层的蒸发、入渗、蓄存、潜水蒸发及田间地表排水的变化项;田
              间尺度向灌溉单元尺度转化时,空间上增加了引排水渠系,进一步增加了引排水渠系的水面蒸发、土
              壤蒸发、入渗补给地下水及地下水排泄的变化项,同时田间地表排水替换为灌溉单元排水,空间尺度
              的延伸进一步增加了循环过程及水分消耗;灌溉单元尺度向绿洲尺度转化时,取水量并无变化,但是
              在灌溉取水的空间利用消耗上增加了农田之外的其他下垫面类型,包括林草地、居工地、未利用地、
              河湖水域的蒸腾蒸发及土壤蓄存灌溉水分的变化项,由于水分循环频繁转换,还增加了地下水对农田
              外下垫面的潜水补给项、地下水通过河湖水域的排泄项和地下水直接流出灌溉绿洲的排泄项,地表排
              水沟道出流量替换为绿洲地表出流量,通过地表及地下水的循环转化,农业灌溉水分显著支撑了农田
              外的生态系统部分消耗水分。
                                                                                              —   1 4 7 —
                                                                                                   4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