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2025年第56卷第6期
P. 120

x - x
                                                           ( )
                                                                i
                                                              j
                                                   β = Median  j - i  ,j>i                              (2)
              式中:β 为变化趋势;Median为中值函数;当 β <0时,呈减少趋势;β >0时,呈增加趋势。
              3.2.2 灰色关联度分析 本研究选取 SOS、EOS、NDVI、降水(Pre)、气温(Tmean)、太阳辐射(Rad)、
              蒸发(ET)、根区土壤湿度(SMroot)8个影响径流(R)的主要因子,通过构建灰色关联模型对比分析植
              被物候、植被生长和气候因子对径流的相对重要性,识别影响径流的关键因素。在构建模型之前,需
              要对影响因子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以排除影响因子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对模型结果的干扰。本研究选
              取方差膨胀因子( VIF)和 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综合检验,发现 17个小流域各影响因子之间的 VIF值
              均小于 10且影响因子之间的 Pearson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小于 0.7,说明各影响因子之间不存在多重
              共线性问题,可以进行后续的模型构建与分析                      [30 - 31] 。灰色关联模型计算步骤如下:
                  (1)数据无量纲化处理。采用最小最大值法对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2)计算关联系数:
                                           min min y(k) - x(k) + ρ maxmaxy(k) - x(k)
                                                         i
                                                                                i
                                             i  k                  i  k
                                      (k) =                                                             (3)
                                     ε i
                                                y(k) - x(k) + ρ maxmaxy(k) - x(k)
                                                      i                      i
                                                               i   k
              式中:y(k)为径流序列;x(k)代表影响因子序列;ρ 为分辨系数,常取 0.5;k = 1,2,…,n;i = 1,
                                      i
              2,…,m。
                  ( 3)计算关联度:
                                                          1  n
                                                      θ i ∑   ε i (k)                                   (4)
                                                        =
                                                          n k =1
                    为关联度。关联度越大,表示该因子对径流的影响程度越高                             [32] 。
              式中 θ i
              3.2.3 结构方程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SEM)是以变量协方差矩阵为基础,
              对多变量之间潜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的统计方法                       [33] 。该模型能够直接分离直接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
              之间的关系)和间接影响(由其他因素调节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与其他方法相比,SEM 更
              有利于厘清一组变量之间的复杂响应关系                      [34 - 35] 。本研究采用 AMOS24.0软件构建 SEM 框架,选用
              Pre、Tmean、Rad、SMroot、SOS、EOS、NDVI、ET、R探究春、秋季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气候 - 植被
                                                                         2
              物候- 径流的影响机制。对于每一个模型,采用卡方自由度比( χ ?df)和拟合优度指数(GFI)作为衡量
              模型性能的指标,卡方自由度比在 1~3,GFI>0.8表示模型可接受                           [36] 。


              4 结果与分析


              4.1 海河山丘区小流域气候因子和径流的时间演变特征 研究区 1982—2020年生长季平均气温、降
              水量和太阳辐射的时间演变特征如图 3所示。研究区气温总体呈增加趋势(0.02℃?a),各小流域的
              Tmean增幅在 0.002~0.058℃?a,其中 13个小流域呈显著增加趋势。以草地为主的小流域气温增幅最
              大,为 0.04℃?a,其次是以林草混合和林地为主的小流域,分别为 0.02和0.01℃?a。研究区降水总体
              呈减少趋势( - 0.21mm?a ),但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小流域降水差异较大,以草地为主的小流域降水总
              体呈增加趋势,增幅为 0.36mm?a,林 地和混 合 植被为 主 的 小流 域 降 水呈 减少 趋势,增 幅 为 - 0.82
                                                                           2
              和 - 0.1mm?a 。太阳辐射总体呈下降趋势,每年减少 0.02MJ?(km·d),17个 小流 域 太 阳辐射每年
                                      2
              减少 0.012~0.044MJ?(m·d),以草地为主的小流域太阳辐射减少最快,混合植被类型的小流域减
              少最慢。
                  1982—2020年 17个小流域生长季归一化实测径流量时间变化如图 4所示。所有小流域在研究期
              内径流均呈现减少趋势,其中 12个小流域的径流变化趋势具有统计意义(P<0.05)。从不同植被覆盖
                                                                            - 1
              类型来看,以林地为主的小流域归一化径流量衰减 最多 ( - 0.008a ),这些小流域每年衰减幅度在
                                                                                                       - 1
                                                                        - 1
              0.006~0.01之间;其次是以林草混合植被为主的小流域( - 0.007a )和以草地为主的小流域( - 0.006a )。
                —  8 0  —
                     8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