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2021年第52卷第10期
P. 29

内尺度下不存在显著变化趋势,因此未构成显著减小的整体趋势;挠力河菜咀子段主要以年际尺度
               波动,1—5 月存在显著减小趋势,但未增大年内尺度波动,且未构成显著减小的整体趋势;乌苏里
               江海青段主要为年内尺度波动,6—9 月及 12 月存在显著减小趋势,增大了年内波动,且构成了显著
               减小的整体趋势。

               参   考   文   献:


                [ 1 ] 李 凡 ,李 家 科 ,马 越 ,等 .地 下 水 数 值 模 拟 研 究 与 应 用 进 展[J]. 水 资 源 与 水 工 程 学 报 ,2018,29(1):
                       99-104,110 .
                [ 2 ] 于丹青,陈求稳,马宏海,等 . 漫湾水库运行下库内洲滩潜流带夏季热传输特征[J]. 水利学报,2019,50
                      (4):497-505 .
                [ 3 ] 金光球,李凌 . 河流中潜流交换研究进展[J]. 水科学进展,2008,19(2):285-293 .
                [ 4 ] 鲁程鹏,束龙仓,陈洵洪 . 河床地形影响潜流交换作用的数值分析[J]. 水科学进展,2012,23(6):789-795 .
                [ 5 ] HARVEY J W,BENCALA K E . The effect of streambed topography on surface-subsurface water exchange in
                       mountain catchments[J].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93,29(1):89-98 .
                [ 6 ] PACKMAN A I,SALEHIN M . Relative roles of stream flow and sedimentary conditions in controlling hyporheic
                       exchange[J]. Hydrobiologia,2003,494(1-3):291-297 .
                [ 7 ] HESTER E T,DOYLE M W . In-stream geomorphic structures as drivers of hyporheic exchange[J]. Water Re⁃
                       sources Research,2008,44(3):893-897 .
                [ 8 ] 张祥伟,竹内邦良 . 大区域地下水模拟的理论和方法[J]. 水利学报,2004(6):7-13 .
                [ 9 ] 刘伟坡,沙娜,程旭学 . 三江平原建三江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J]. 灌溉排水学报,2020,39(5):96-101 .
                [ 10] 束龙仓,王哲,袁亚杰,等 . 近 40 年三江平原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J]. 水利学报,
                       2021,52(8):896-906 .
                [ 11] 刘伟朋,崔虎群,刘伟坡,等 . 三江平原地下水流场演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1,
                       48(1):10-17 .
                [ 12] 张兵,宋献方,张应华,等 . 三江平原地表水与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特征[J]. 水文,2014,34(2):38-43 .
                [ 13] 董维红,孟莹,王雨山,等 . 三江平原富锦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J].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2017,47(2):542-553 .
                [ 14] 栾兆擎,邓伟 . 三江平原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J]. 水土保持通报,2003(5):11-14 .
                [ 15] 刘正茂,夏广亮,吕宪国,陈志科 . 近 50 年来三江平原水循环过程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J]. 南水

                       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9(1):68-74 .
                [ 16] 易树平,迟宝明,吴法伟,周彦章 . 傍河地下水源地数值模拟与评价研究——以沈阳市浑河李官堡水源地
                       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06(1):154-160 .
                [ 17] 邢 贞 相 ,刘 美 鑫 ,付 强 ,等 . 三 江 平 原 建 三 江 垦 区 降 水 时 空 特 征 分 析[J]. 应 用 基 础 与 工 程 科 学 学 报 ,

                       2017,25(5):892-904 .
                [ 18] 周宇渤 . 三江平原地下水循环环境演化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1 .
                [ 19] 黄振平,陈元芳 . 水文统计学[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
                [ 20] 王秀艳 . 白洋淀湿地系统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关系的研究[D]. 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1 .
                [ 21] 束龙仓,陶月赞 . 地下水水文学[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
                [ 22] 宋扬,周维博,马亚鑫,等 . 降水、河流径流量与开采对西安地区潜水流场影响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
                       质,2016,43(6):7-13 .
                [ 23] 李树文,龙亚会,林小劲,马宁 . 河流改道引起不同水期地下水流场变化的数值模拟分析[J]. 工程勘察,
                       2015,43(7):39-43,98 .
                [ 24] LIU X,DAN Z . Trend analysis of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in Northwest China:The roles of changing wind
                       speed and surface air temperature[J]. Hydrological Processes,2013,27(26):3941-3948 .
                [ 25] 莫跃爽,索惠英,焦树林,等 . 喀斯特地区降水量空间插值方法对比——以贵州省为例[J]. 水土保持研
                       究,2021,28(1):164-170 .
                [ 26] 李宾,李随民,韩腾飞,等 . 趋势面方法圈定龙关地区化探异常及应用效果评价[J]. 物探与化探,2012
                                                                                              — 1161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