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2023年第54卷第7期
P. 76

(1)灌区水稻种植比例。本灌区水稻种植比例调整涉及早、晚稻轮作,并受灌区水田率约束,同
              时还对城镇供水、生态供水等保证率等硬性约束产生影响,当双季稻种植比例过高时,农业灌溉需水
              量显著提升,城镇供水保证率得不到满足。当中稻种植比例过高,农田灌溉关键期需水过于集中,导
              致灌区有限的供水能力满足不了灌溉需水量,进而导致农业干旱缺水程度进一步加深,甚至威胁到城
              镇的供水安全。根据 灌 区 长 年 实 际 运 行 情 况,在 水 稻 传 统 种 植 比 例 上 下 浮 动 一 定 范 围 (如 ±10% ~
              ±40%),将中稻种植比例优化区间定为[0.18,0.51],而晚稻与中稻种植受灌区水田率的约束限制呈
              此消彼长关系,因此结合二者历年种植面积的变化情况将其差值的优化区间定为[ 0,0.10]。灌区小
              麦、玉米、大豆以及蔬菜等作物与水稻为轮作关系,或由于地形地势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大范围改种,
              且种植面积与灌溉需水量较小,因此不考虑优化。
                  (2)水稻需水关键期限供比例。针对以往旱限水位确定过程中限供比例过于依赖经验且针对性不
              强等问题,根据灌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不同生育期水分敏感系数,将早稻、中稻以及晚稻的拔节孕穗
              期和抽穗开花期概化为各水稻需水关键期,并在传统限供比例上下浮动一定范围(如±20%~±50%)作
              为优化区间,本研究 将旱 警水位 和旱 枯水 位对 应的 各 水稻 需 水 关 键 期 限 供 比 例 优 化 区 间 分 别 设 为
              [ 5%,30%]和[30%,50%]。
                  (3)骨干水库分级分期旱限水位。为了与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不同干旱预警的响应级别相
              匹配,本文确定应对轻度干旱的旱警水位以及严重干旱的旱枯水位,相应的水库设计来水分别取频率
              80%和 95%年份来水过程,同时也作为水库旱限水位的启用条件。应用 Fisher最优分割法                                    [27] 对龙河口
              水库入库径流进行水文分期为:10月—次年 4月,5—6月,7—8月,9月共 4个预警期。
              3.3.2 用户需水特性 以灌区主要用水户作为水库干旱预警对象,包括城镇生产生活用水、生态用
              水、合肥引调水以及农业灌溉用水等,各用水户需水特性简述如下。
                  ( 1)城镇工业生活需水:主要供水对象为舒城、庐江县城及沿渠乡镇,生活需水采用人口用水定
              额法,工业生产需水采用万元 GDP需水量进行估算。另外根据灌区管理部门相关规定,龙河口水库
                              3
              需要预留 1.5亿m 的水量以保证灌区城镇需水安全。
                                                                                                         3
                  (2)合肥引调需水:灌区规划于 2023年龙河口引水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该工程将以 5.21m ?s
                                                              3
              的设计流量向合肥引水,年需引水量约 0.8~1.2亿m 。
                  ( 3)生态环境需水:采用杭埠河灌区运行管理相关规定,以龙河口水库多年平均入库径流量的
              10%作为维持杭埠河河道的生态环境需水量。
                  (4)农业灌溉需水:由于灌区设计灌溉保证率为 80%,通过模型对作物种植结构优化区间模拟运
              行,并对 1960—2014年水库需灌溉水量进行排频分析 得 到 80%频 率下 需灌 溉水 量上 下限 值 分别为
                      3
                                 3
              5.13亿m 和 6.84亿m ,超过设计灌溉保证率干旱时需灌溉水量亦不超此限,根据多年杭埠河灌区农
              业灌溉用水规律按月占百分比进行分配。
                  根据以上分析按文献[ 26]分析计算得到龙河口水库初始旱限水位变化范围如表 3。
                                        表 3 龙河口水库主要特征水位及初始旱限水位区间                                (单位:m)
                                            旱枯水位(P = 95%)          旱警水位(P = 80%)
                    时段          死水位                                                   正常?汛限水位     设计洪水位
                                           下限值        上限值         下限值        上限值
               10月—次年 4月        53.0        53.0       55.6        56.3       58.5       68.3       72.6
                   5 —6月        53.0        54.6       55.9        57.2       62.8       68.3       72.6
                   7—8月         53.0        56.3       58.1        58.8       64.5       67.0       72.6
                    9月          53.0        55.8       57.0        57.7       59.8       67.5       72.6

              3.3.3 目标函数 以需水侧的水稻种植比例、供水侧的水库旱限水位、供需联动的水稻需水关键期限
              供比例为优化调控变量,代入模拟模型计算获得评价指标输出值,并以评价模型式(5)灌区水 - 能 - 粮
              系统耦合协调度 1960—2014年的多年均值最大为目标。
                                     F = maxD(A(l),Z (p),Z (q),S (k),S (k))                             (6)
                                                      dw      dd      dw      dd
                     4
                —  8 3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