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2023年第54卷第7期
P. 71

水  利  学  报

                2023年 7月                            SHUILI  XUEBAO                          第 54卷 第 7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3)07 - 0829 - 14

                                  供需双侧调控下水稻灌区水- 能源- 粮食

                                        系统耦合协调评价与优化研究


                                                                                 3
                                                                       1
                                                1
                            张礼兵     1,2 ,康传宇 ,金菊良         1,2 ,白亚超 ,章启兵 ,陈小凤                3
                                       (1.合肥工业大学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2.合肥工业大学 水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09;
                                   3.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 蚌埠 233088)

                摘要:对于水资源主要消耗用户和粮食重要生产基地的大型灌区,进行供需双侧调控是缓解灌区水资源供需矛
                盾、提高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揭示灌区水- 能源- 粮食复杂的协调关系,针对性地开展系
                统优化调控。首先基于系统评价理论构建大型灌区水- 能源- 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再基于灌区水资源系
                统模拟模型,以灌区水- 能源- 粮食耦合协调度最大为目标,以灌区主要作物水稻种植比例、水库分级分期旱限水
                位、水稻需水关键期限制供水比例作为优化调控变量,结合加速遗传算法,开展基于水资源供需双侧优化调控的
                灌区水- 能源- 粮食系统耦合协调评价与优化调控研究。杭埠河灌区应用结果显示:优化调控确定的灌区水稻种植
                比例、水库分级分期旱限水位、水稻需水关键期限供比例,相较于灌区运行现状能提高水- 能源- 粮食系统耦合协
                调水平,双季稻种植面积一定程度恢复使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优化的水库旱限水位及水稻需水关键期水库限供比
                例,可在提升灌区干旱年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较好地降低粮食作物因旱减产损失。可见,开展灌区供需双
                侧优化调控能显著提高灌区水- 能源- 粮食系统耦合协调性和适配性,可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布局主要粮食作
                物生产以及落实灌区水利高质量发展实施途径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型灌区;水- 能源- 粮食系统;耦合协调优化;供需双侧调控;水库旱限水位;种植比例;限供比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V213.9                                            doi:10.13243?j.cnki.slxb.20221010
              1 研究背景


                  水安全、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2011年
              11月德国在波恩召开的国际性会议首次将水安全、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定义为一种 “纽带
              关系”,指出这三种资源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关系,尤其是在生产、消耗与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潜在冲
              突而需要权衡取舍,任何基于单一资源的战略都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1] 。该观点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国
              内外学界的持续 关 注 与 研 究。学 者 们 尝 试 从 不 同 角 度、采 用 不 同 方 法 对 水 - 能 源 - 粮 食 (以 下 简 称
              “水- 能- 粮”)纽带关系进行探讨,目前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研
              究:一是分析揭示水- 能- 粮纽带关系内在相互影响的机理                         [2 - 4] ;二是模拟不同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
              下的纽带关系响应特性           [5 - 7] ,并通过水- 能 - 粮系统时空特征分析为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提供新思路                           [8] 。
              应用系统关系进行区域水 - 能 - 粮系统耦合评价                  [9 - 11] 、资源时空优化配置      [12 - 13] 、水 - 能 - 粮系统间运行
              机理的定量化探究         [14 - 15] ,以及近年水- 能- 粮与生态、土地耦合的系统协同评价与优化调控                         [16 - 18] 也始
              见报道。


                 收稿日期:2022 - 12 - 18;网络首发日期:2023 - 05 - 18
                 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30517.1108.003.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4022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8085US16,2108085QE254,2208085US03)
                 作者简介:张礼兵( 1972 - ),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水资源系统工程研究。E - mail:zhanglibing777@163.com
                 通讯作者:金菊良(1966 - ),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结构水资源学研究。E - mail:JINJL66@126.com
                                                                                                —  8 2 9 —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