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2023年第54卷第10期
P. 57

4 涵闸闸门溃损抢险策略与讨论


              4.1 闸门溃损堵漏抢险策略 通过抛投堵漏力学分析可以发现,在高水头差的涵闸溃损抢险中,由于
              溃口流速大且涵洞内壁光滑,抛投材料仅依靠摩擦力在涵洞内驻留较为困难。在具备条件时,可尽量
              选用大于溃口尺寸的刚性封堵物进行封堵,利用溃口四周的混凝土结构提供支持力维持封堵物稳定。
              具体可以采用 由钢 管焊 接、填 充 石 块 的 大 型 刚 性 石 笼;或 大 于 溃 口 尺 寸 的 钢 板 封 堵,并 填 充 使 之
              密闭。
                  但实际情况中,往往由于险情发生突然、天气恶劣、出险地交通不便、大型施工机械缺乏、防汛
              物资可选择性不多等原因,难以及时制作、抛投大体积封堵物。此时可观测溃口内外水头差及溃口流
              速,当水头、流速不大时,可制作矮粗型封堵物抛投封堵,且要提高抛投强度,利用连续高强度抛投,
              使多个石笼在涵洞底部快速形成一层扁平型石笼阵,在迎水面积和水流冲击力增加较少的情况下,作为
              一个整体成倍增大摩擦力和稳定性(如图 5(e)中虚线所示)。并可通过继续抛投逐层封堵涵洞。
                  当溃口内外水头差很高、水流流速很大,且没有条件采用大型封堵物封堵时,可在溃口下游构筑
              “养水盆” 以减小溃口内外水头差,待达到稳定临界水头和流速以内时再展开封堵                                      [16] 。
              4.2 大型养水盆建造 养水盆又称减压围井,是在堤防背河侧抢堵管涌和漏洞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多
              年来,在堤防抢险中,养水盆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通常情况下,在处理局部管涌或渗透量小的险情
              时,养水盆的尺寸无需太大,只要能在洞口内外建立连通,并保证围井稳固即可。如 2003年汛期淮
              河李咀孜涵闸堤段采用了周长为 140m的养水盆,保住了淮河大堤黑李下段的安全。河南焦作武陟河
              务一局研制的装配式橡塑养水盆,采用玻璃钢圆桶制成,直径仅为 1.5m                                [16] 。
                                                                                          3
                  而在戴家湖涵闸抢险过程中,由于堤内外水头差过大,洞口出水流量达到 40m ?s;必须在离涵闸
              水流出口更远处才具备养水盆施工条件;因此养水盆的建造规模更大,周长达到了 643m,顶口面积
                      2
              约 2万 m 。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堤后的地形情况,以老堤和涵闸所在行洪堤作为养水盆的两条
              边。新建围堤连接新、老堤,且建在地面高程较高处,其长度为 316m,仅占养水盆总周长的 49.1%。
              节省了建造时间和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减小了堤内外水头差,为洞口的黏土封堵提供了有
              利条件。在今后的类似抢险中,也应根据出险处周围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地建造养水盆。


              5 结论


                  (1)本研究以 2020年淮河姜唐湖行洪区戴家湖涵闸闸门溃损重大险情为例,回溯了涵闸闸门溃损
              过程及抛投堵漏、构筑养水盆、填筑黏土封堵平台等险情处置方案。并对抛投堵漏材料进行了水下力
              学分析。发现在抛投小型块石钢筋笼时,抛堵物受水流冲力过大,导致无法稳定;计算临界稳定流速
              为 2.76m?s;矮粗型石笼的稳定流速更大。在抛投大型沙石钢丝网笼时,抛堵物受堤内水压过大,同
              样无法稳定;计算临界稳定水头差为 3.01m。
                  ( 2)本研究对涵闸闸门溃损抢险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堵漏抢险时,应尽量减小内外水位差,
              降低涵洞内水流流速;采用大于孔口尺寸的封堵支撑材料;大型养水盆建造要根据周围情况,充分利
              用地形条件。


              参 考 文 献:


                [ 1] 肖晨光.穿堤涵洞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12):120 - 121.
                [ 2] SUNJ,LUL,LIN B,etal.Processesofdike - breakinducedflows:A combinedexperimentalandnumerical
                       modelstudy[J].InternationalJournalofSedimentResearch,2017,32(4):465 - 471.
                [ 3] 王艳艳,李娜,王杉,等.洪灾损失评估系统的研究开发及应用[J].水利学报,2019,50(9):1103 - 1110.

                                                                                                   1
                                                                                              —   1 9 3 —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