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2023年第54卷第10期
P. 9

现出 “非平稳” 的特征;此外,传统的水文模型原理主要基于产流汇流机理,并未将地形对于产流或
              者汇流的变化用机理的方式给予考虑。因此,寻求提升水文模型参数在不同时期间可转移性的方法,
              以及面对不同下垫面和地形条件的参数特性,提高水文模型在变化环境下预报能力的稳健性,具有重
              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图 2 模型库总体架构示意图

                  近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采用数据驱动
              的方法识别敏感参数的时变序列,构建基于新安江
              模型的时变参数函数式,对参数进行动态预测,从
              而实现变化环境下自适应的洪水预报。研究成果在
              汉江流域得到广泛运用,如图 3、图 4,通过数据驱
              动方法,建立了旬河向家坪以上流域时变参数与降
              雨、潜在蒸散发因子的相关系数,水文模型确定性
              系数提高了 0.02,模拟水量相对误差减小了 12%。
                  (3)模型 配 置 工 具 提 升 数 字 孪 生 响 应 效 率。
              传统业务模型搭建多采用定制化方式开发,若业
              务需求临时变化,如流域内增加了工程、河流发
              生变化、或者为其他河流新开发系统等,这些定
              制化开发的模型需要进行重新开发或者部分重新
                                                                     图中 P为降雨因子,PET为潜在蒸散发因子,
              开发,灵活性较差,不能满足数字孪生动态快速
                                                                    KE为蒸散发折算系数,KI为壤中流消退系数,
              响应以映射物理世界变化的要求。为解决上述问                                          KG为地下水消退系数
              题,提升模型的适用性和系统计算功能的配置灵                                  图 3 旬河向家坪以上流域时变参数与降雨、
                                                                          潜在蒸散发因子的相关系数图
              活性,研发了可实现模型上传、下载、配置、调
              用的通用平台,即模型平台,基于 B?S架构进行模型和接口资源管理功能设计,模型集成与管理的资
              源包括可执行程序、动态库、程序包或服务接口等多种类别。针对接入的模型实现注册、上传、下
              载、编辑、删除等管理功能;对已注册的模型资源实现正确性校验、性能测试和评估等功能;平台还
              提供模型资源调用的关闭和启用管理功能,多层次实现模型资源的细粒度功能和权限管理。

                                                                                                   1
                                                                                              —   1 4 5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