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2023年第54卷第12期
P. 21

作为一个整体,温度趋向均匀稳定并缓慢下降。温度下降速率与测点位置有关,测点位置距离表面越
              近,散热越快,温降斜率越大,而坝体内部测点的温降速率较缓。









































                                 注:(a)(c)中相同颜色曲线间区域代表同一块堆石内两测点间可能的堆石温度。
                                          图 6 混凝土浇筑后堆石与自密实混凝土温度变化曲线

                  图 7为所有测点的 最 高 温 度 与 温 升 值 统 计 图,由 于 靠 近 表 层 的 堆 石 测 点 (如 R7、 R8、R15、
              R16)还受上覆混凝土 “二次温升”               [12,15] 影 响,故此处 忽 略。第 1、2仓自 密实 混凝 土 水 化温升(以
              混合后入仓温度为起始温度)为 4.2~7.0℃,实际温升(最高温度 - 初始入仓温度)为 0.6~6.5℃区
              间,温升幅度很小。堆石由于入仓温度低,吸收了大量水化热,实际温升约 6.0~12.5℃,温升值
              超过自密实混凝土温升幅度。最高温度测点均为自密实混凝土测点,分别为第 1仓 23.0℃(S1)和
              第 2仓 18.6℃(S8)。





















                                                注:柱状图顶部数据为实际温升值。
                                              图 7 混凝土浇筑后最高温度与温升统计图

                                                                                                   4
                                                                                              —   1 0 9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