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2024年第55卷第2期
P. 51
于正交设计各模拟方案设计参数条件的差异,各模拟结果的 3个评价指标值均存在较大的波动幅
度且无明 显 规 律。H 指 标值水 平为 72.9mm±24.8mm,变 异 系 数 C = 0.340,平 均 值 大于 中位 数;
f v
V
M 珔 指标值水平为- 17.54%±25.04%,变异系数 C = 1.428 ,平均值与中位数接近;C 珔 指标值水平为
V
u,s v u,p
64.64%±1.40%,变异系数 C = 0.022 ,平均值小于中位数。当某一指标值达到最优时,另外两个指标
v
V
并不能达到最优,尤 其 是 M 珔 波 动 最 为 明 显;各 评 价 指 标 对 结 构 参 数 的 敏 感 性 强 弱 为 M 珔 >H>
V
u,s u,s f
V
C 珔 ,各指标的变化过程存在明显的非一致性,很难同时达到最优。因此需开展泵站进水结构流场特
u,p
V
性多参数多目标优化研究,并且应以 M 珔 和 H 作为重点优化目标,并辅以 C 珔 指标优化以期实现泵
V
u,s f u,p
V
站进水结构流场特性的整体最优,故取 H、M 珔 、C 珔 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 0.3、0.5、0.2。
V
f
u,p
u,s
采用极差法 [29] 分析影响泵站进水结构流场特性指标的主次因素,计算因素各水平指标值的极差大
小直接反映了相应因素对指标影响作用的大小,即极差大的因素,其不同水平对指标造成的差别也
大,一般为主要因素,反之极差小的因素一般为次要因素。泵站进水结构正交设计数值模拟方案各评
价指标极差分析结果见表 6。
表 6 评价指标极差分析表
评价 因素 关键参数
指标 水平 扩散角 总宽度 底部纵坡 悬空高度 淹没深度 后壁距
Ⅰ 438.5 337.1 345.9 460.2 348.2 306.8
Ⅱ 404.5 319.2 340.7 328.9 386.8 430.6
Ⅲ 340.3 396.5 463.3 366.8 399.3 424.3
H f ?m
Ⅳ 381.9 335.5 310.9 306.8 367.3 327.7
Ⅴ 257.5 434.4 361.9 360.0 321.1 333.3
极差 181.0 115.2 152.4 153.4 78.2 123.8
Ⅰ - 165.65 - 86.14 - 77.28 - 142.29 - 83.53 - 51.15
Ⅱ - 133.34 - 54.69 - 73.65 - 57.87 - 129.26 - 151.52
Ⅲ - 65.02 - 102.28 - 166.68 - 46.36 - 100.38 - 52.09
M 珔 ?%
V u,s
Ⅳ - 142.81 - 29.67 - 54.49 - 71.04 - 79.98 - 53.71
Ⅴ 68.33 - 165.71 - 66.39 - 120.93 - 45.34 - 130.02
极差 233.98 136.04 112.19 95.93 83.92 100.37
Ⅰ 312.81 312.99 315.09 305.66 311.94 312.13
Ⅱ 316.09 310.44 315.28 313.30 310.35 307.64
Ⅲ 315.21 315.43 308.76 314.20 313.31 315.11
C 珔 ?%
V u,p
Ⅳ 308.36 314.56 314.24 316.73 312.75 315.18
Ⅴ 313.55 312.60 312.65 316.13 317.67 315.96
极差 7.73 4.99 6.52 11.07 7.32 8.32
由表 6可知,影响 H 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扩散角>底部纵坡 = 悬空高度>后壁距>总宽度>淹没深度,
f
即进水结构扩散角 θ 是最主要影响因素,而底部纵坡 i、悬空高度 C的影响不可忽略;影响 M 珔 的因
V
u,s
素主次顺序为扩散角>总宽度>底部纵坡>后壁距>悬空高度>淹没深度,即进水结构扩散角 θ 也是影响
M 珔 的最主要因素,而总宽度 B的影响不可忽略;影响 C 珔 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悬空高度>后壁距>扩
V
V
u,s u,p
V
散角>淹没深度>底部纵坡>总宽度,即进水结构吸水管悬空高度 C是影响 C 珔 的最主要因素,而后壁
u,p
距 T的影响不可忽略。淹没深度 h对各评价指标的影响表现不明显。
s
4.2 优化模型应用
4.2.1 预测精度分析 基于样本数据库进行 PSO - BPNN网络训练,随机选取 65组作为训练集,剩余
样本作为测试集,则训练集( Train)、验证集(Validation)、测试集(Test)均方根误差曲线及其回归能力
如图 7、图 8所示。
— 1 7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