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2024年第55卷第5期
P. 38
目前,在空气阀进排气性能及对输水管线水击防护效果方面,国内外都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试验
研究 [4 - 15] 。但是,在空气阀的选型设计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
标准,一般依据经验确定。 《城镇供水长距离输水管(渠)道工程技术规程》 ( CECS193:2005)建议:
进排气阀的口径在仅需要排气功能时宜取输水管道直径的 1?12~1?8;在进排气功能均需要时宜取输水
管道直径的 1?8~1?5。在实际长距离输水工程水力瞬变计算中,Lingireddy等 [7] 和杨开林等 [8 - 9] 的研究
表明,依据经验选择的空气阀进排气孔径常常偏大,不仅增加了工程造价,而且会导致输水管线产生
严重的液柱弥合水击压力。
为了合理选择各种类型空气阀进排气孔径,本文将首先提出空气阀进排气体积流量与流量系数、
孔径、气压的函数关系,以及输水管液柱弥合水击压力与输水管直径、水击波速和气体流量改变量的
函数关系;然后,建立空气阀进排气孔径与输水管线充水和排水流速、水压控制要求及水击压力之间
的函数关系,包括考虑管材刚度和位置高程的影响。最后应用所得理论计算公式确定实际工程复合式
空气阀和防水锤型空气阀的进排气孔径。
2 数学模型
2.1 空气阀进排气体积流量 假设空气阀流动为等熵流的,参考文献[13 - 14],可得下述空气阀进排
气体积流量公式。
(1)空气阀亚声速进气的体积流量
(k - 1 )?k
Q = C A u = C A 2kRT (1 - p )?(k - 1 ),p>p = (2?(k + 1 )) k?(k - 1 ) (1)
槡
a
r
r
rc,in
in in in
a
in in
3
式中:Q 为空气阀流量,m ?s;p= p?p 为气体压比;p为阀内气体的绝对压强,Pa;p 为大气的绝
a
a
r
a
对压强,Pa;k为多变指数;R为气体常数,一般取 287J/kg·K;T 为的绝对气温,K;C 为进气流
a in
2
量系数;A 为进气孔过流面积,m ;u 为进气流速,m?s;p 为进气临界压比。对绝热过程,k = 1.4,
in in rc,in
p = 0.53。
rc,in
(2)令 p= p ,则由式(1)得空气阀以临界声速进气的体积流量
r rc,in
Q = C A 2kRT?(k + 1),p ≤p rc,in (2)
槡
a
in in
a
r
式中 2kRT?(k + 1) =u 为进气的临界声速,m?s。
槡 a in
( 3)空气阀以亚声速排气的流量
(k - 1)?k
Q =- C A u =- C A 2kRT(p - 1 )?(k - 1 ),p<p = (2?(k + 1 )) - k?(k - 1) (3)
槡
a out out out out out a r r rc.out
2
式中:C 为排气流量系数;A 为排气孔过流面积,m ;u 为排气流速,m?s;p rc.out 为排气临界压比;
out
out
out
负号 “ - ” 表示排气。
(4)当空气阀内气体压比 p ≥p ,空气将以音速流动,即便压
r rc,out
强差持续增大时,空气的流动还是受到阻碍 [16] 。当令 p= p ,则
r rc,out
由式( 3)得空气阀以临界声速排气的流量 [14]
Q =- C A kRT ,p ≥p (4)
槡
a out out a r rc,out
式中 kRT = u 为排气临界声速,m?s。对绝热过程,p = 1.89 。
槡 a out rc,out
2.2 输水管液柱弥合水击压力与水击波速、流量改变量的函数关系
空气阀进排气孔径随着输水管直径的增加而增加,且在空气阀与
输水管之间常常设置检修阀和连接管,其液体流动如图 1所示。
节点 P的连续性方程为
Q = Q - Q (5) 图 1 空气阀和输水管流动示意图
s
T
3
3
式中:Q为流入或流出空气阀的流量,m ?s;Q 为流入节点 P的输水管流量,m ?s;Q为流出节点 P
s
T
3
的输水管流量,m ?s。
— 5 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