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2025年第56卷第2期
P. 144

74%,说明采用面上损失模型对计算值进行验证可行。历史洪水数据见文献[37],各类财产的年均增
              长率根据 《河南省统计年鉴 1996—2023》 确定。由于历史上河南省工业较少且统计困难,难以用历史
              数据对工业损失做出预测,故预测值按本次计算值考虑。两种方法结果对比如表 5 所示。
                  表 5 中,由于 1996 年河南省用地类型相对单一,第一产业中林、牧和渔业较农业偏少,而 1996 年
              以来林、牧和渔业较农业增长速度快,导致第一产业损失的计算值比预测值多;另外,1996 年以来河
              道沿线城镇及农村地区防洪措施更加完善且建构筑物稳定性增加,家庭财产的洪灾损失率降低,故本
              次家庭财产损失的计算值较预测值少;总损失的计算值和预测值相差 6.8%,误差在合理范围内,说明
              本次洪灾经济损失和防洪经济效益计算结果合理。

                 表 5 工程治理前贾鲁河流域遭遇 20 年一遇洪水的                          表 6 D&M 法和李-周法计算的各频率
                       直接经济损失预测值与计算值对比                                       洪水生命损失对比
                           面上综合损失        本次计算                       洪水频率            20%     10%      5%
                 财产类型                              误差/%
                         模型预测值/(亿元)      值/(亿元)                 李-周法计算结果(人)         19       30       47
                 第一产业          4.86        6.48     -33.3       D&M 法计算结果(人)        21       28       35
                 家庭财产         26.25       22.02      16.1          绝对误差(人)           2       -2      -12
                  工业           7.08        7.08      0
                                                                   相对误差/%           10.5    -6.7    -25.5
                  合计          38.19       35.58       6.8

                  (2)防洪生命效益合理性分析。防洪生命效益取决于洪灾生命损失货币量化结果。采用 D&M 法                                         [38]
              计算工程治理前遭遇 3 种频率洪水的生命损失与本文采用李-周法                            [39] 的计算结果对比,如表 6 所示。两
              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为 4 人,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 7.2%。由于生命损失计算过程的复杂
              性,两者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本文生命损失计算结果合理。3.3 节中验证了 VSL 计算结果的合理
              性,洪灾生命损失货币量化值为生命损失人数和 VSL 的乘积,说明本文洪灾生命损失和防洪生命效益
              计算结果合理。
                  (3)防洪环境效益合理性分析。本文采用 ESV 理论量化了各地类的环境价值,在各频率洪水造成
              的各地类 ESV 损失中,耕地 ESV 损失占总损失的 94.98% 具有绝对优势。因此,采用能值理论                                 [40] 计算耕
              地的单位面积价值与采用 ESV 理论的计算结果对比,验证耕地环境价值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
              明,通过能量理论和 ESV 理论计算的耕地环境价值为 0.81 万元·hm ·a ,采用能值理论的计算结果为
                                                                           -2
                                                                               -1
              0.84 万元·hm ·a ,两者相差 3.70%,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本文计算的各地类环境价值和工程
                              -1
                           -2
              防洪环境效益结果合理。
              4 结论


                  针对河道治理工程防洪效益计算中对效益构成考虑不全的问题,本文明确了防洪效益的构成,基
              于洪灾综合损失评估方法,提出了河道治理工程防洪效益计算的简化频率法,主要结论如下:(1)明
              确了水利工程的防洪效益由防洪经济效益、生命效益和环境效益构成,为准确计算防洪效益奠定了理
              论基础;(2)提出了洪灾生命损失和环境影响货币量化方法以及洪灾综合损失评估方法,为防洪效益
              计算提供了技术支撑;(3)提出了河道治理工程防洪效益计算的简化频率法,完善了水利工程防洪效
              益计算理论和方法。以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防洪经济效益在总
              防洪效益中占有绝对优势,但防洪生命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样不容忽视。
                  本文基于洪灾综合损失评估方法量化了河道治理工程的防洪效益,考虑的洪灾损失包括经济损
              失、生命损失和环境影响。此外,洪水对人类健康和文化遗产的影响也是洪灾损失的重要组成。应深
              入研究洪水对人类健康和文化遗产影响的定性评估模型,并结合可以货币量化的洪灾损失对水利工程
              防洪效益计算方法给予更新,进一步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或成本-效率分析方法开展工程经济评价。

                — 284   —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