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6期
P. 105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高压损伤阈值测定试验过程中,通过观察窗可看到观察试验罐 T2 内鱼群向上

               游动,负压损伤阈值测定试验过程中,通过观察窗可看到观察试验罐 T2 内鱼群向下游动,反应较强
               烈。每组试验结束后,将罐中网兜内的鱼取出编号,并在供氧条件下喂养,分别于试验后即时、
               12 h、36 h、6 d 进行观察记录,分别记录各组鱼未受损伤、受损伤失去平衡和死亡三种状态。
               2.3.1  高压阈值分析        表 3 对高压损伤阈值测定试验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可知,正压状
               态下加压至最大压强 0.68 MPa 时,仅 1 条鱼死亡,可以判定为试验误差。因此,可认为所有试验鱼在
               正压状态下可以保持平衡,状态较好,鱼体损伤不明显。对试样鱼进行解剖观察均正常。分析原因
               如下:正压状态下,鱼处于利用自身生存的富氧环境,鱼可以通过鱼鳔及自身调节系统保持压强变
               化过程中鳔内外压强平衡。

                                                表 3  高压损伤阈值测定试验分析
                                 试验后即时损伤             试验后 12h 损伤       试验后 36h 损伤         试验后 6d 损伤
                 组别  压强阈值/
                       MPa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1    0.25    50      0      0    50     0    0     50    0     0    50    0       0
                  2    0.40    50      0      0    50     0    0     50    0     0    50    0       0
                  3    0.68    50      0      0    49     0    1     49    0     1    49    0       1
                注:状态 A、B 和 C 分别表示未受损伤、受损伤失去平衡和死亡
               2.3.2  低压阈值分析        表 4 对低压损伤阈值测定试验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束时,各组试验鱼出现不同
               程度的损伤,鱼体无法保持自身平衡,甚至死亡。对试验鱼进行解剖后发现鱼鳔部分或全部受损,
               鳔内气体减少。分析原因如下:负压状态下,试验过程中的压强梯度超过鱼鳔的承受能力,使其难
               以通过自身膨胀和排气平衡内外压差,从而造成鱼鳔不同程度损伤,使鱼失去平衡,甚至死亡;同
               时鱼处于负压缺氧状态。
                   由表 4 可知,随着压强阈值的降低,受损伤和死亡的试验鱼越多,当压强阈值为-0.015 MPa 时,
               试验结束后发现 2 条试验鱼损伤,后死亡;实验完成 6 d 后,有 3 条鱼死亡。当压强阈值为-0.075
               MPa 时,试验后发现所有试验鱼均损伤,后全部死亡。
                                                表 4  低压损伤阈值测定试验分析

                 组    压强阈        试验后即时损伤             试验后 12h 损伤       试验后 36h 损伤          试验后 6d 损伤
                 别    值/MPa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4   -0.015   48      2      0    48     0    2     47    0     3    47     0      3
                  5    -0.05   36     14      0    30    20    0     17    27    6     5    35      10
                  6   -0.075   0      50      0     0    11    39    0     5     45    0     0      50
                注:状态 A、B 和 C 分别表示未受损伤、受损伤失去平衡和死亡
                   通过上述对高压和低压阈值分析可见,对于本文研究的贯流式水轮机,其水头较低,由于高压
               导致的过机鱼体损伤相对较小,主要分析由于负压以及压强梯度造成的过机鱼体损伤。结合试验结
               果,采用第 4 组试验的阈值,重点分析不同工况下,转轮内部负压阈值低于-15 kPa 以及转轮内部负
               压强梯度大于 3 kPa/s 的区域体积,并由此分析可能造成鱼体损伤的概率。


               3  数值模拟方法

               3.1  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            本文计算采用的贯流式水轮机的三维实体模型如图 2。在三维建模过程

               中,将整个水轮机组划分成 4 个部分,分别是进水流道、导叶、转轮、尾水管。该水轮机的基本参数
               为 H =4 m,最小水头 H      min =3 m,最大水头 H   max =5 m,转速 n=200 r/min,额定出力 P =205 kW,转轮叶
                  r
                                                                                          r
               片数 Z=3,导叶数 Z =15,转轮直径 D =1.6 m。
                                 0               1
                   采用 ICEM CFD 软件对该贯流式水轮机进行了网格划分,由于该模型较为复杂,尤其是转轮部
               分,因此在网格划分时采用了自适应性较好的非结构化网格。在网格划分时,忽略了叶片轮缘与转

                                                                                               — 733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