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2022年第53卷第6期
P. 31
方面通过粮食、能源贸易伴随的虚拟水,有效可靠
地保障了区域粮食和能源安全。各系统间也通过优
化,实现整个耦合系统的动态平衡。如通过调整农
业灌溉面积和种植结构,能够在保障本地粮食产量
的前提下,降低粮食生产中的用水量;通过优化水
资源配置方案,确定合理的供水结构,能够减少社
会取用水过程的耗能。因此在水 - 粮 - 能 - 生关联视
角下开展水资源优化配置,可以实现耦合系统在以
水安全、粮食安全、低碳发展路径和生态健康为目
标下,进入良性循环,达到整体耦合系统协同发展
的效果。水- 粮- 能- 生耦合系统关系如图 1所示。
2.3 水 - 粮 - 能 - 生协同调控模型架构 水资源通用
调控与模拟 ( GWAS)软件 系统,是在 WAS基础上, 图 1 水- 粮- 能- 生耦合系统关系示意图
集成 QGIS开源技术、SQLITE数据库技术等研发的
软件产品 [24] ,能够较为准确的模拟自然- 社会二元水循环过程 [25] ,在庆阳市 [26] 、北京市 [27] 等地区得
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基于 GWAS模型,构建水- 粮- 能- 生协同调控模型,该模型由水循环模块、水资
源调配模块、粮食生产模块、能源消耗模块和层次化需水预测模块等 5大部分组成,其中水循环模块
和水资源调配模块基于 GWAS模型实现,通过对自然 - 社会水循环进行模拟,统筹调控本地水和外调
水,以水安全和生态健康为目标,实现对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模拟;层次化需水模块为模型提供
生活和工业层次化需水数据;粮食生产模块为模型提供农业需水量和粮食安全状况;能源消耗模块计
算社会水循环在取水、供水、用水和排水与污水处理等全过程的耗能。模型架构如图 2所示。
图 2 水- 粮- 能- 生协同调控模型架构图
水- 粮- 能- 生协同调控模型不同模块的基本功能如下:(1)水循环模块:通过降雨产流计算,模
拟每个时段的单元产水量、水库?湖泊等水利工程来水量,并计算对应时段上游河道汇入量、河道内取
水排水量、外调水工程调入调出量;( 2)水资源调配模块:根据不同水源的来水特征和不同用水户用
— 6 5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