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2022年第53卷第6期
P. 34

水供水量;WR为排入所在单元河道中的再生水。
                            r
              3.7 社会水循环耗能计算 社会水循环全过程能源消耗,是指为驱动水资源在社会水循环流通所需消
              耗的能源,主要包括取水耗能(地表水取水、地下水提水、外调水取水)、供水耗能(水厂制水、海水
              淡化、输配水)、用水耗能(家庭生活用水、公共用水、工业用水)和排水与污水处理耗能(污废水收
              集、处理、再生水处理回用),具体环节如图 3所示,计算公式见文献[34]。






















                                                  图 3 社会水循环能源消耗示意


              4 水- 粮- 能- 生协同调控目标与求解方法


                  水- 粮- 能 - 生协同调控目的为实现区域水 - 粮 - 能 - 生耦合系统达到效率最高、公平可靠、可持续
              利用等多目标,保障水安全、粮食安全、低碳发展路径和生态健康。传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往往
              局限于水资源单一系统,难以保障整个水- 粮- 能- 生耦合系统协同调控结果最优,甚至可能因为不同
              系统间失衡带来生态破坏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水 - 粮 - 能 - 生关联视角的多水源协同调控方法,
              通过耦合水资源系统、粮食系统、能源系统和生态系统,将四者的互馈关系纳入区域水资源协同调控
              范畴,为区域水- 粮- 能- 生耦合系统可持续利用和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4.1 协同发展目标
                  (1)水资源系统。水资源系统的保障目标为水安全,通过不同水源向不同用户合理的分配水量,
              达到缺水量最小和供水公平性最优。
                                                          K  J       I
                                                                 j ∑ )
                                                                 k
                                               minf(x) = ∑∑(    D -    x k                             (14)
                                                   1                    ij
                                                         k =1 j =1  i =1
                                                                     k
                                     k
              式中:f(x)为缺水量;D为第 k个单元 j行业的需水量;x为第 k个单元 i水源向 j行业的供水量;
                                                                     i j
                                     j
                     1
              I为区域水源数量;J为区域行业用水户数量;K为区域单元数量。
                                                                 K
                                                             1
                                                                      k
                                            maxf(xp) =1 -       ∑  (xp- xp) 2                          (15)
                                                         槡
                                                2
                                                           K- 1 k =1
              式中:f(xp)为均衡率,反映了不同单元间缺水率的差异性,均衡率越大表示地区间缺水率差异越小,
                     2
                                   k
              供水结果更加公平;xp为第 k个单元的缺水率;xp为区域平均缺水率。
                  对于水资源系统,其主要约束条件包括:单元水量平衡、单元配置水量不超过工程供水能力、水
              库水量平衡及运行规则等。
                  ( 2)粮食系统。粮食系统的保障目标为粮食安全,对于京津冀地区,由于粮食无法自给,缺口均
              通过粮食调进来满足。因此对于粮食系统,通过设定本地粮食自给率,作为一个约束来控制整个区域
              系统发展。京津冀作为我国北方人口密集区和粮食的消耗区,当粮食自给率低于阈值时,将对整个地
              区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而由于区域本身水资源自然禀赋较差,粮食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均
                     0
                —  6 6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