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2022年第53卷第9期
P. 98

图 6 1980—2018年土壤盐渍化与土壤质地、地下水矿化度、地下水埋深统计关系

              化度、地下水埋深的统计分析结果,结合 《华北平原土壤》 依据实验观测数据和经验理论提出的防止
              土壤盐渍化地下水临界深度研究成果,确定了海河平原区不同土壤质地和水质条件下防止土壤盐渍化
              的临界埋深(如表 3),浅层地下水矿化度<1g?L的区域可认为无盐渍化风险。结合海河平原浅层地下
              水矿化度与土壤质地分布,绘制了海河平原控制盐渍化地下水埋深空间分布如图 7(a)所示。

                                             表 3 防止土壤盐渍化的地下水临界埋深
                 地下水矿化度 M?(g?L)          砂土?m              壤土?m             黏壤土?m              黏土?m
                      1 ≤M<3              1~1.2            1.8~2.1           1.5~1.8            1~1.2
                      3 ≤M<5              1~1.2            2.1~2.3           1.8~2              1~1.2
                      5 ≤M<8             1.2~1.4           2.3~2.6           2.1~2.2           1.2~1.4
                       8 ≤M              1.2~1.4           2.6~2.8           2.2~2.4           1.2~1.4


                  (2)其它各功能健康地下水位空间分布。海河平原其它各功能健康地下水埋深空间分布如图 7所
              示:①城镇建筑物安全地下水位,依据城市等级划分法,北京、石家庄、雄安新区为Ⅰ类城市,保
              定、沧州、衡水等地级市为Ⅱ类城市,其它县级市区为Ⅲ类城市,天津为沿海城市区,绘制海河平原
              该功能型地下水埋深分布为图 7(b)所示;②维持地表水体健康地下水位,主要考虑海河平原 4级及以
              上河流的 H    水体 ,且沿河流两岸建立 5km缓冲带为维持地表水体健康地下水位补充区。经计算发现,
              海河平原区维持地表水体健康地下水埋深由山前平原向东部逐渐减小,山前平原主要集中于 8~15m,
              中部平原为 5~10m,滨海平原为 3~8m,其空间分布如图 7(c)所示;③地下水最大补给能力水位,
              基于前人大量实际监测统计资料               [28] ,确定海河平原区不同类型土壤质地可获得最大有效补给量的地下
              水埋深:砂土为 2~3m,壤土为 3~4m,黏土为 4~6m,绘制海河平原该功能型地下水埋深分布如图
              7(d)所示;④植被健康地下水位,与干旱区不同,海河平原区植被对地下水埋深依赖程度较低,其中

                                                                                                   1
                                                                                              —   1 1 1 —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