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2022年第53卷第9期
P. 103

水  利  学  报

                2022年 9月                            SHUILI  XUEBAO                          第 53卷 第 9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2)09 - 1116 - 11

                        高拱坝抗震安全评价指标研究———以白鹤滩拱坝为例


                                                                      1
                                               1
                                        秦礼君 ,陈健云          1,2 ,徐 强 ,李 静         1
                                         (1.大连理工大学 工程抗震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24;
                                   2.大连理工大学 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 大连 116024)

                摘要:为研究拱冠梁中上部在地震作用下的局部稳定性,提出合理的局部抗震安全评价指标,本文以白鹤滩拱坝
                为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将拱冠梁中上部作为研究对象,以基于坝段的抗滑安全系数及抗
                滑安全系数持时作为局部安全评价指标,研究了两个指标随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PGA)的变化规律及其沿坝段高程
                的分布规律,并基于指标的统计结果明确了拱冠梁中上部薄弱位置。结果表明,随着 PGA的增加,拱冠梁中上部
                抗震安全薄弱面所在的位置是逐步降低的。PGA低于 0.8g时,拱冠梁中上部位抗震安全的薄弱面位于 0.79~0.83
                倍坝高位置;PGA大于等于 0.8g时,拱冠梁中上部抗震安全的薄弱面位于 0.76~0.79倍坝高位置。本文计算结果
                与高拱坝振动台地震破坏试验结果相近,提出的评价指标应用于拱冠梁中上部的评价效果较好,可为高拱坝中上
                部抗震薄弱部位的定位及大坝安全监测提供参考。
                                 抗震安全评价
                关键词:高拱坝;拱冠梁;数值仿真;
                中图分类号:TV3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11046


              1 研究背景


                  拱坝因其具有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优点,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在水力资源丰富的我国西
              南部,有一系列特高拱坝已落成或正在建设之中,但同时,这部分地区也是我国高地震烈度区。大坝
              作为水利工程的核心主体建筑物,其安全性是整个工程的关键                              [1] 。一旦强震导致拱坝坝体破坏,将造
              成不可估量的生命与财产损失。因此了解拱坝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对拱坝进行抗震安全评价是
              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为了探究混凝土拱坝在强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及薄弱部位,许多学者开展了振动台试验及有限元
              仿真试验。杜荣强等          [2] 对大岗山拱坝和溪洛渡拱坝进行强震破损分析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上游面拱
              冠梁上部是抗震薄弱部位。张宇等进行的振动台破坏试验中                             [3 - 4] ,考虑拱坝- 库水相互作用时,顶拱拱
              冠处及拱冠梁位置发生了中等或严重损伤;不考虑库水影响时,模型进入悬臂梁破坏模式后顶拱拱冠
              为抗震薄弱环节。周光平            [5] 的研究中,拱坝下游面在震动中出现拱向裂缝,超载结束后已经上下游贯
              穿。邹浩     [6] 的高拱坝振动台试验中,在地震动逐级加载过程中拱坝中上部的上下游面都出现了拱向宏
              观裂缝。范书立等         [7] 学者在试验中发现在强震的作用下,顶拱的中部是坝体的薄弱部位,拱向裂缝和
              梁向裂缝贯穿上下游后,将造成混凝土块从坝体上脱落(如图 1所示)。
                  振动台试验结果及数值仿真结果说明,拱坝的中上部为抗震薄弱部位,在强震作用下产生较大的
              损伤,很可能出现宏观水平裂缝,并在持续的振动中进一步扩展,最终造成水平裂缝的上下游贯穿。


                 收稿日期:2021 - 11 - 26;网络首发日期:2022 - 07 - 21
                 网络首发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20720.1434.004.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9025)
                 作者简介:秦礼君( 1994 - ),博士生,主要从事高拱坝抗震安全研究。E - mail:qinlijun@mail.dlut.edu.cn
                 通讯作者:陈健云(1968 - ),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结构抗震安全研究。E - mail:chenjydg@dlut.edu.cn

                —  1 1 6 —
                     1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