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2022年第53卷第9期
P. 106

图 4 归一化的人工合成地震波时程曲线


              3 基于抗滑安全系数的坝段中上部抗震安全评价


                  在当前的高拱坝抗震安全评价中,用于反映坝体中上部损伤状态的评价指标较少,而常见的坝顶
              位移、坝体中部横缝开度等指标随地震动强度的发展规律难以体现坝体中上部的损伤变化情况。根据
              范书立等     [7] 学者进行的振动台地震破坏试验研究,当输入的 PGA达到一定强度时,坝体混凝土将在顶
              拱的中部出现裂纹。进一步提高 PGA,将会导致裂缝贯穿上下游,顶拱中部大约 4?5高程以上的混凝
              土坝块在强震作用下将脱离坝体,使大坝丧失挡水功能。为了探究坝体中上部损伤随地震动强度的发
              展规律,本节以拱冠梁中上部(从坝顶至 1?3坝高,如图 2(c)所示)为研究重点,分析、探讨了层间抗
              滑安全系数、层间抗滑安全系数持时随 PGA变化的发展规律,统计了拱冠梁中上部在强震作用下的薄
              弱位置。
                  在本节中,所有抗滑安全系数、抗滑安全系数持时及相应的统计均为拱冠梁中上部的结果,为简
              洁描述,在以下内容均简称为抗滑安全系数、抗滑安全系数持时。
              3.1 抗滑安全系数计算公式 层间抗滑安全系数按式(1)进行计算:
                                                  K = [ ∑(Nf + cA)]?( ∑T)                               (1)
              式中:K为抗滑安全系数;N为垂直于滑动面的力;f为剪切摩擦系数;c为剪切黏聚力参数;A为滑
              动面面积;T为沿滑动面的力。

                                                                                                   1
                                                                                              —   1 1 9 —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