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2022年第53卷第9期
P. 111
220m坝高附近的抗滑安全系数持时增长最明显。(3)随着 PGA的增加,抗滑安全系数持时最大值所
在的位置从 240m坝高附近降低到 220m坝高附近,但潜在危险层面所在的坝高范围没有显著增大。
3.6 抗滑安全系数持时最大值出现位置 在 3.5小节中,研究了抗滑安全系数持时最大值的发展趋势
以及沿高程的分布规律,但不能明确抗滑安全系数持时最大值所在的具体位置。本节统计了各 PGA下
抗滑安全系数持时最大值出现的高程,用以确定最薄弱面的所在位置。由于在 0.1g~0.3g下安全系数
小于等于 3.2的情况很少,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因此本节的统计结果从 0.4g开始。最终统计图如图 13
所示,抗滑安全系数最大值出现的集中范围用阴影部分标出。
与图 10相比,抗滑安全系数持时最大值出现的位置要更加集中,规律性也更明显。随着 PGA逐
步增大,抗滑安全系数持时最大值出现的坝高范围从 230~240m坝高下移到 220~230m坝高,虽然
下降的高度较小,但也能说明危险层面所在位置是逐渐降低的,这与抗滑安全系数最小值所在位置表
现出的规律基本一致。
从图 13中可以看出,当 PGA为 1.2g时,抗滑安全系数持时最大值所在的集中位置大致为 220~
230m坝高。如果用 H表示坝高,则抗滑安全系数持时最大值的所在位置为 0.76~0.79H。该坝高范围
比使用抗滑安全系数最小值统计的坝高范围更为精准,同时也符合范书立等 [7] 进行的振动台试验中坝
体混凝土折断掉落的高度,是高拱坝抗震安全的薄弱部位,在实践中应予以着重设防。
图 13 拱冠梁中上部抗滑安全系数持时最大值所在坝高
4 结论
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高拱坝中上部在地震作用下损伤发展迅速、易发生破坏,因此有必要研究
高拱坝中上部的地震损伤发展规律。本文引入层间抗滑安全系数及层间抗滑安全系数持时作为局部抗
震安全评价指标,以白鹤滩双曲拱坝作为算例,采用地震动超载法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分析,并对
拱冠梁中上部的地震破坏规律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结论。( 1)本文将层间抗滑安全系数和层间抗滑
安全系数持时引入高拱坝局部抗震安全研究中,利用这两个指标对拱冠梁中上部的损伤发展规律和抗
2
— 1 1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