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2022年第53卷第9期
P. 112

震薄弱位置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动强度增加时拱冠梁中上部的安全性明显降低。(2)通
              过对抗滑安全系数持时最大值所在位置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利用持时得到的危险位置范围比采用抗滑
              安全系数得到的范围更加集中,规律性也更明显。这是由于拱坝作为高次超静定复杂结构,具有较好
              的自调节能力。因此通常情况下,仅使用瞬时的层间抗滑安全系数最小值来确定拱冠梁危险位置的方法
              是不够精准的,需要联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评判。( 3)综合考虑抗滑安全系数最小值与抗滑安全系数持
              时最大值所在位置的统计结果。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加,拱冠梁中上部的抗震薄弱位置是逐渐降低的。
              本文的统计结果与其他学者进行的高拱坝振动台试验结果较为一致,表明所提出的指标应用于高拱坝的
              效果较好,可为未来高拱坝局部抗震安全评价指标的研究以及地震安全监测的布置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计算结果均基于白鹤滩拱坝的动力响应分析。由于所处的地形、地质条件不
              同,拱坝的体型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拱坝的响应规律也不尽相同。作为高拱坝中上部局部抗震安
              全评价指标的初步探讨,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尚需进一步完善。未来,在探讨类似体型的高拱坝中上
              部是否有相似的损伤发展规律,建立高拱坝抗震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在建立拱坝中上部局部抗震
              安全评价指标与坝体损伤值、可监测响应之间的相关关系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 1] 李明超,张梦溪,沈扬,等.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分区材料- 结构界面特性与变形协调仿真分析[J].水利
                       学报,2020,51(1):3 - 13.
                [ 2] 杜荣强,章青,陈士海,等.大岗山和溪洛渡高拱坝强地震损伤比较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10,29
                       (5):6 - 10.
                [ 3] 张宇,范哲,周利剑,等.含缝拱坝强震失效破坏振动台试验研究[J].实验力学,2021,36(2):279 - 286.
                [ 4] 张宇,冯新,齐晗兵,等.拱坝- 库水 相 互 作 用 的 振 动 台 破 坏 试 验 研 究 [J].水 利 学 报,2020,51(10):
                      1299 - 1306.
                [ 5] 周光平.混凝土拱坝振动台模型试验及数值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21.
                [ 6] 邹浩.大坝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损伤检测方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 7] 范书立,陈健云,王建涌,等.高拱坝振动台地 震 破 坏 试 验 研 究 及 数 值 仿 真 [J].岩 石 力 学 与 工 程 学 报,
                      2009,28(3):467 - 474.
                [ 8] 涂劲,陈厚群,张伯艳.小湾拱坝在不同概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安全性研究 [J].水利学 报,2006,
                      37(3):278 - 285.
                [ 9] 涂劲,李德玉,陈厚群.锦屏一级水电站高拱坝整体抗震安全性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9,28(5):
                      68 - 72,87.
                [10] 涂劲,李德玉,陈厚群,等.大岗山拱坝 - 地基体系整体抗震安全性研究 [J].水利学报,2011,42(2):
                      152 - 159.
                [11] 李德玉,张伯 艳,王 立 涛,等.白 鹤 滩 拱 坝 极 限 抗 震 能 力 研 究 [J].防 灾 减 灾 工 程 学 报,2013,33(2):
                      169 - 173.
                [12] 熊,翁永红,胡中平,等.乌东德高拱坝极限抗震能力研究[J].岩土力学,2013,34(S2):325 - 331.
                [13] 张景奎,张燎军.一种综合强度和稳定的高拱坝—坝肩抗震安全评价方法[J].水利水电技术,2016,47
                       (5):16 - 20.
                [14] 程恒,张燎军.沙牌拱坝整体抗震安全性评价[J].水电能源科学,2012,30(1):49 - 53.
                [15] 张冲,金峰,徐艳杰.拱坝- 坝肩整体动力稳定分析方法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7,26(2):27 - 31,36.
                [16] 范书立,田硕,陈健云.基于向量地震动强度指标的拱坝地震易损性分析[J].水利学报,2019,50(3):
                      335 - 345.
                [17] 田硕,范书立,陈健云.基于多个响应量的拱坝地震易损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20,39(1):253 - 259.
                [18] 梁辉,赵文光,郭胜山,等.高拱坝- 地基体系整体稳定概率地震风险分析[J].水利学报,2021,52(3):
                      310 - 322.
                [19] 涂劲,李德玉,郭胜山,等.动态循环荷载下大坝混凝土拉压转换损伤本构模型构建及影响研究[J].水
                       利学报,2021,52(8):927 - 935.

                                                                                                   1
                                                                                              —   1 2 5 —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