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2022年第53卷第9期
P. 95
地下水位即为维持地表水体健康地下水位。
如图 2所示,维持地表水体健康地下水位与河流生态基流量水位一致。河流基流水位不仅与河流
生态基流量相关,还与河流断面、地形地势等因素相关,在空间上具有较大差异性。本研究通过水文
控制站点的生态基流深,估算无径流- 水位监测数据的河流断面的地表水体健康补给地下水位:
(H 上站基 - L 上站基 ) + (H 下站基 - L 下站基 )
H = + L (1)
水体 基
2
式中:H 为 维 持 地 表 水 体 健 康 地 下 水 位;H 和
水体 上站基
H 下站基 和分别为上游和下游的水文控制站点的生态基流
水位;L 上站基 和 L 下站基 分别为上游和下游的水文控制站点
的河底高程;L 为所求断面的河底高程。其中水文控
基
制站点河流生态基流量采用 Tenant法来估算,该方法
是基于河流断面数据分析后,设定河道流量的最低下
限为多年平均径流量的 10%,若径流量低于 10%,则
图 2 维持地表水体健康地下水位
河流生态健康将得到迅速恶化。H 则根据 各 个控制
站基
水文站点径流- 水位曲线确定。
(4)地下水最大补给能力水位。地下水的有效补给
曲线(降雨入渗- 潜水蒸发)变化规律如图 3所示,当降
水特征、下垫面、包气带岩性等相对不变时,存在一个
能使地下水获得最大有效补给量的水位。通过分析研究
区降雨入渗和潜水蒸发试验观测数据,可确定平水年条
件下,不同土壤性质对应的地下水最大补给能力水位。
( 5)植被健康地下水位。除了土壤含盐量,地下水
位还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进而影响植被生长。植被可分
为天然植被和人工作物,对于天然植被,其对地下水位
的依赖程度大致可以分为完全依赖降雨型、季节性依赖
图 3 德州站入渗- 蒸发- 埋深曲线 [2]
地下水型等四种类型(图 4)。对于人工种植作物,地下
水位对其影响分为以下两种:①旱地,除降雨量等其他因素外,地下水位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进而影
响作物耗水量,相对来说,地下水位越高对作物生长越有益;②水浇地,地下水位会直接影响到灌溉
用水量,地下水位越高,作物对灌溉水量的需求越少,这对于减少地下水开采有利。可通过植被生长
试验、生态模拟分析法 [15] 确定植被健康地下水位。
图 4 植被- 地下水位依赖关系
(6)遏制海水入侵地下水位。海水入侵是指地下水动力条件发生改变,使淡水与海水之间的平衡
状态遭受破坏,引起海水沿含水层向陆地方向侵入,淡水资源遭到破坏的过程和现象 [14,25] 。因此,可
通过分析咸淡水稳定界面水力平衡确定该功能的地下水位。吉本(Gyben)和赫尔兹伯格(Herzberg)提
出的咸淡水稳定界面的静水压力平衡模式可简化为:
h= 40h (2)
s
f
式中:h为咸水楔形体咸淡界面低于平均海平面的深度;h为淡水水头。
s f
当 h≤40h,即 h ≥h?40时,淡水压力大于海水压力,此时不会发生海水入侵。因此遏制海水入
s f f s
— 1 1 8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