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2022年第53卷第9期
P. 92

水  利  学  报

                2022年 9月                            SHUILI  XUEBAO                          第 53卷 第 9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2)09 - 1105 - 11

                               海河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健康修复目标研究


                                                                      2
                                                                                2
                                                           2
                                                 2
                             刘 蓉    1,2 ,赵 勇 ,王庆明 ,何 鑫 ,马梦阳 ,陆垂裕                           2
                                     (1.天津大学 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
                               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
                摘要:随着南水北调通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措施实施,海河平原区地下水位下降态势得到初步缓解,在此
                背景下,如何确定地下水位修复目标十分迫切。本研究在已有生态地下水位概念基础上,提出适应于强人类活动
                区—海河平原区的健康地下水位概念,并将健康地下水位作为研究区地下水位修复目标。根据地下水位波动变化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健康地下水位分为维持地表水体健康地下水位、遏制海水入侵地下水位等七类功能型健康
                地下水位,在现有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机理研究、统计分析、实践调查等方法确定各功能健康地下
                水位临界阈值。研究建立了兼顾地下水多功能属性的空间分布式健康地下水位量化方法,确定了海河平原区健康
                地下水位上限和下限。并对海河平原区现状地下水位健康状态进行诊断,依据诊断结果建立地下水管理分区,为
                研究区水资源管理提供支撑。
                关键词:海河平原;健康地下水位;地下水位修复
                中图分类号:P641.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20122

              1 研究背景


                  地下水是稳定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也是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位波动变化会直接
              或间接地影响整个水文循环过程,也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海河平原区自 1980年开始大规模开发利
              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超采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近年来,国家开始加大地下水修复治理工作,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三年试点、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国家节水行动、引江引黄
              生态补水工程等一系列措施相继实施,海河平原区地下水位下降态势初步得到缓解,局部地区水位开
              始回升   [1] 。地下水修复并不是简单地追求地下水位恢复原状,水位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生态造成影响。
              因此,对现状地下水位健康状况进行诊断,查清地下水位是否适宜,确定未来地下水位回升和控制的
              目标,摸清现状地下水位的适宜开采区和重点限采区,是地下水修复工作的重要基础。在此背景下,
              确定合理的浅层地下水位修复目标十分迫切。
                  张长春等     [2] 提出生态地下水位的概念,并将生态地下水位作为地下水位修复和调控目标,生态地
              下水位通常是指能够维持生态良性状态,不造成生态恶化的地下水位,类似的还有控制性水位                                              [3] 和临
              界水位   [4] 等概念、目前相关研究在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应用最为广泛                             [5 - 6] ,其内涵主要指能维持植
              被生态健康的地下水位。相比西北地区,海河平原区生态环境问题更为复杂和特殊,除土壤水盐对植
              被生态影响外,还需考虑地表—地下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含水层的调蓄能力等问题,但现有研究主
              要是考虑土壤盐渍化、山前平原含水层调蓄能力等生态问题                             [7 - 9] 。


                 收稿日期:2022 - 01 - 22;网络首发日期:2022 - 07 - 08
                 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20705.1135.002.html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200204);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2025093)
                 作者简介:刘蓉( 1993 - ),博士生,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E - mail:270271853@qq.com
                 通讯作者:赵勇(1977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循环模拟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E - mail:zhaoyong@iwhr.com

                                                                                                   1
                                                                                              —   1 0 5 —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