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2022年第53卷第11期
P. 118

险  [7 - 8] 。另一方面,随着有限的非活性骨料不断被开发利用,可开发骨料资源日渐枯竭且日益劣化;
              并且,非活性骨料存在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考虑到运输成本,一些已建或拟建工程不得已就近选用
              活性骨料,如丹江口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锦屏一级水电站等                               [9 - 11] 。这些工程虽经过大量的安全论
              证,但尚难高枕无忧。由此可见,预防、诊断与评估 ASR病变可能带来的工程隐患和危害,对于保障
              混凝土工程的安全运行与支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 ASR典型破坏案例的基
              础上,论述 ASR破坏机理研究现状,评述骨料特征、环境因素等对混凝土 ASR进程影响方面的研究
              进展,以期为科学诊断已建 和待 建工 程可 能存在的 ASR病变、评 估其 伴随 的工 程隐 患和 危 害提供
              参考。

              2 混凝土工程碱- 硅酸反应典型破坏案例


                  世界范围内,北美在 1940年最早发现 ASR,丹麦在 1950年代初发现 ASR现象;1960年代初期,
              德国报道了 ASR病害案例;1970年代中期,英国开始发现 ASR破坏的案例;1980年代,日本和印度
              相继报道了 ASR破坏案例           [12 - 13] 。尽管 ASR从 1940年被发现至今,各国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其破
              坏案例仍时有发生。1997年竣工的韩国西海公路(SeohaeHighway),相继在 2001和 2004年 报道因
              ASR导致混凝 土 路 面 出 现 损 坏        [14] ;英 国 建 于 1993年 的 克 拉 克 顿 海 防 工 程 (ClactonCoastalDefense
              Works)消能结构因为 ASR出现严重断裂,在 2015年全部进行了更换                          [15] 。图 1展示了某混凝土重力坝
              的台阶式溢洪道与库区堤岸挡土墙在 ASR作用下的开裂现象                            [16] ;图 2展示了南非共和国 IdasValley
              一级拱坝因 ASR引起的相邻坝段在坝顶位置出现的明显相对位移                             [17] 。




















                                           图 1 某混凝土重力坝溢洪道因 ASR出现裂缝         [16]

















                                          图 2 IdasValley一级拱坝相邻坝段坝顶的相对位移      [17]

                  我国在吴中伟院士、唐明述院士等科研工作者的建议下,自 1960年代治淮工程(梅山大坝、佛子
              岭大坝)与 “南水北调” 工程(丹江口大坝)开始,吸取了国外 ASR破坏工程的经验,注意甄别骨料活
              性以及控制混凝土中碱含量等相关问题,很大程度降低了 ASR破坏的风险。在低碱胶凝材料广泛应用
              的背景下,一段时间里,我国料场所开采的骨料被认为不存在明显的 ASR病害风险。但是,1984年

                —  1 3 4 —
                     8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