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2022年第53卷第11期
P. 93
[ 4] 张红武,刘海凌,江恩惠,等.小浪底水库拦沙期下游游荡性河段演变趋势研究 [J].人 民 黄 河,1998,
(11):5 - 7,46.
[ 5] 张红武,黄玉婕,赵连军,等.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下游河道冲淤数学模型预测计算[J].水力发电学报,
2002(1):139 - 145.
[ 6] 陈建国,周文浩,陈强.小浪底水 库 运 用 十 年 黄 河 下 游 河 道 的 再 造 床 [J].水 利 学 报,2012,43(2):
127 - 135.
[ 7] 陈建国,周文浩,韩 闪 闪.黄 河 小 浪 底 水 库 拦 沙 后 期 运 用 方 式 的 思 考 与 建 议 [J].水 利 学 报,2015,46
(5):574 - 583.
[ 8] 安催花,鲁 俊,吴 默 溪,等.黄 河 下 游 河 道 平 衡 输 沙 的 沙 量 阈 值 研 究 [J].水 利 学 报,2020,51(4):
402 - 409.
[ 9] 陈建国,周文浩,韩闪闪.三门峡水库水沙运动的若干规律—兼论水库溯源冲刷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影响
[ J].水利学报,2014,45(10):1165 - 1174.
[10] 张俊华,陈书奎,李书霞,等.小浪底水库拦沙初期泥沙输移及河床变形研究[J].水利学报,2007,38
(9):1085 - 1089.
[11] 王兆印,李昌志,王费新.潼关高程对渭河河床演变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4(9):1 - 8.
[12] 李昌志,王 兆 印,吴 保 生,等.潼 关 高 程 下 降 对 渭 河 下 游 防 洪 的 影 响 [J].水 利 学 报,2005,36(2):
147 - 154.
[13] 卜海磊,张立,张宝川.小浪底水库拦沙运用对沁河溯源冲刷的影响[J].人民黄河,2011,33(2):48 - 50.
[14] 景唤.河流非平衡态演变的时空趋衡响应机制及模型[D].北京:清华大学,2020.
[15] JINGH,ZHONGDY,ZHANGHW,etal.Accumulationphenomenainfluvialprocessesandthecorresponding
stochasticmodel[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20,30(6):158 - 177.
[16] 张红武,王海,马睿.我国湖泊治 理 的 瓶 颈 问 题 与 对 策 研 究 [J].水 利 水 电 技 术 (中 英 文),2020(10):
28 - 38.
[17] WILLIAMSGP,WOLMANM G.Downstream effectsofdamsonalluvialrivers.UnitedStatesGeologicalSurvey
ProfessionalPaper1286 [R].WashingtonD.C.:U.S.GovernmentPrintingOffice,1984.
[18] 张红武,张罗号,彭昊,等.冲积河流糙率由来与计算方法研究[J].水利学报,2020,51(7):774 - 787.
[19] 张红武,吕昕.弯道水力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
[20] 张红武.泥沙起动流速的统一公式[J].水利学报,2012,43(12):1387 - 1396.
[21] 张瑞瑾,谢鉴衡,丁君松,等.河流泥沙动力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8.
[22] 张红武,江恩惠,白泳梅,等.黄河高含沙洪水模型的相似律[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3] 张红武,张清.黄河水流挟沙力的计算公式[J].人民黄河,1992,14(11):7 - 9.
[24] 赵连军,张红武.紊流阻力系数的计算[C]??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
[25] 张红武,马继业,张俊华,等.河流桥渡设计[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3.
[26] 李保如.治黄设想[M]??李保如河流研究文选.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27] 李保如,华正本,樊左英,等.三门峡水库拦沙期下游河道的变化[C]??第一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
论文集(第一卷) .北京:光华出版社,1980.
[28] 钱意颖,程秀文,华正本,等.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行与泥沙问题的总结 [J].水 利 水 电 技 术,1988,
39(8):3 - 9.
[29] 李国英.治理黄河思辩与践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0] 张红武.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民黄河,2020,42(3):1 - 10,16.
[31] 张红武.黄河三门峡水库应在新时期发挥更大作用[J].人民黄河,2022,44(1):1 - 4,9.
[32] 张红武,侯琳,李琳琪.黄河治理巨大的减沙成就与未来输沙需水量[J].中国水利,2021(21):17 - 20.
[33] 张罗号.黄河河槽糙率异常原因及其解决途径[J].水利学报,2012,43(11):1261 - 1270.
[34] ZHANGLH,ZHANGH W,TANGHW,etal.Particlesizedistributionofbedmaterialsinthesandyriverbed
ofalluvialrivers [J].InternationalJournalofSedimentResearch,2017,32(3):331 - 339.
[35] 王兆印,吴保生,李昌志.对渭河下游是否已经达到冲淤平衡的分析[J].人民黄河,2004,26(4):16 - 18.
[36] 张根广,王新宏,冯民权,等.渭河下 游 河 道 淤 积 发 展 及 其 萎 缩 的 原 因 浅 析 [J].泥 沙 研 究,2003(3):
35 - 38.
3
— 1 5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