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2023年第54卷第1期
P. 124

H× PET t
                                                              t
                                                  ET     =                                              (2)
                                                     t,WBM   n     n 1?n
                                                          [H + PET]
                                                             t     t
              式中:ET        为第 t月模拟实际蒸发量,mm;H为第 t月可供蒸散的总水量,mm,H = S + P,为流
                       t,WBM                              t                                 t   t - 1  t
              域月初水储量和本月降水量之和;PET为第 t月的潜在蒸散发,mm,本研究采用 FAO56PM 公式                                         [21]
                                                 t
              计算的参照腾发量为代表;n为模型的第 1个参数,是反应流域下垫面特性的参数,与流域地形、植
              被和土壤等大量因素相关,各月采用相同值。
                  流域蓄泄方程如式( 3)所示:
                                                                    2
                                                 Q     = (H- ET    )?SC                                 (3)
                                                   t,WBM   t   t,WBM
              式中:Q        为第 t月模拟流域径流深,mm;SC为模型的第 2个参数,可理解为流域蓄泄系数,各月
                      t,WBM
              采用相同值。
                  联立式(1)—(3),即可进行逐月水量平衡计算,从而得到月径流量、蒸散发以及流域蓄水量连续
              过程。WBM- DP的两个参数 n和 SC采用流域出口断面径流资料率定。本文将 WBM- DP推算的流域
              蒸散发序列记作 ET           。
                                WBM
              2.2 流域蒸散发精度评价指标 采用绝对值平均误差(MeanAbsoluteError,MAE)、相对的绝对值平
              均误差( RelativeMeanAbsoluteError,RMAE)、中心化均方根误差(CenteredRootMeanSquareDifference,
              CRMSD)和相关系数(CorrelationCoefficient,CC)项指标,在月尺度上评价汉江流域上游卫星遥感和大
              气再分析蒸散发数据的精度。4项指标计算方法如式(4)—(7)所示:
                                                          1  N
                                                    MAE =  ∑   X- Y t                                   (4)
                                                                 t
                                                          N t =1
                                                      RMAE = MAE?Y                                      (5)
                                                      1  N
                                           CRMSD =      ∑  [(X- X ) - (Y- Y )] 2                        (6)
                                                    槡
                                                               t
                                                                       t
                                                      N t =1
                                          N                  N            N
                                         ∑
                                                                      2
                                     CC = (X- X)(Y - Y)     ∑  (X- X) ×  ∑  (Y - Y) 2
                                              t
                                                                  t
                                         t =1             槡               t =1                          (7)
                                                            t =1
              式中:X为待评价的卫星遥感或再分析蒸散发数据对应的第 t月流域蒸散发量,mm;Y为基准序列对
                      t
                                                                                              t
              应的第 t月的流域蒸散发量,mm,分别为 ET                  GRACE 和 ET WBM ;N为月份数;X和 Y分别为卫星遥感或再
              分析蒸散发、基准蒸散发的均值。
              3 研究区域和数据
              3.1 研究区域 本文以汉江流域上游,即丹江口水库控制流域为研究范围。该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和引江济渭两项跨流域调水工程水源地,在全国水资源配置中具有重要地位。地理位置介于 106°12′E—
                                                                                              2
              111°26′E和 31°24′N—34°11′N(图 1),跨陕西、湖北和河南三省,流域面积约 9.5万km ,约占汉江流
              域面积的 60%。研究区域地处秦准、大巴山和米仓山等山脉之间,地形复杂,海拔介于 127~3467m。
                                                                                                    3
              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 9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散发量约 1180mm,多年平均径流量约 393.4亿m 。降水
              和径流年内分布不均,7—10月径流量占全年的 60%左右。
              3.2 数据资料
                  (1)蒸散发数据。收集整理了 2006—2014年的汉江流域逐月气象观测和实际蒸散发数据。潜在蒸
              散发由流域内 19个国家气象站常规地表观测资料,采用 FAO56PM 公式计算得到,进一步利用反距
              离权重法插值得到流域面平均逐月潜在蒸散发,作为 WBM- DP逐月水文模型的输入因子之一。
                  本文采用的 2种遥感反演和 1种大气再分析实际蒸散发数据的基本情况如表 1,三者分别为基于 3
              种不同蒸散发算法的代表性数据,其中 MOD16采用 PM 模型;SSEbop基于简化地表能量平衡模型;
              Noah基于陆面同化系统。

                                                                                                —  1 1 9 —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