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2023年第54卷第3期
P. 14
(分别为 2014年和 2016年)与公报数据一致。值得说明的是,GRACE反演的地下水储量变化包括浅
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的变化,而公报数据仅反映浅层地下水储量的变化,故 GRACE反演的地下水
储量变化的年际和年内波动更大 [13] 。
4.2 海河流域供用水变化和水量平衡分析 海河
流域主要供水来源包括本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外
调水和其他水源,其他水源包括污水处理回水和
海水淡化供水等。主要用水部门包括生活、工业、
农业和生态用水 (图 8)。2000—2019年,海河流
3
域总 用 水 量 由 约 400亿 m ?a(2000年 )下 降 至
3
380亿m ?a(2019年)左右。地表水、地下水、外调
水和其他水源 2000—2019年的多年平均供水比例分
别为 22%(地 表 水?总 供 水 量)、61%、14%和 3%,
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来源。其中,地表水的供水比例
变化不大(2000年为 24%,2019年为 21%),但地
下水的供水比例则由 2000年的 66%下降至 2019年
的 42%,外调水和其他水源的供水比例逐渐增加。
图 8 2000—2019年海河流域供用水变化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以前(2000—2014年),海
河流域外调水多年平均供水比例为 11%(主要为引黄水);2015—2019年外调水的多年平均供水比例
21%,供水比例逐渐上升,2019年外调水的供水比例达 29%。2000—2019年海河流域农业为主要用水部
门,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多年平均比例为 66%,其次为生活(16%)、工业(14%)和生态用水(4%)。随
着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活和生态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逐渐增加,而工业和农业用水的比例随着工
业节水技术的推行和地下水压采等政策的实施逐渐下降;生活用水的比例从 13%增加至 18%,生态用水
的比例从 0增加至 14%,工业用水的比例由 17%减少至 12%,农业用水的比例由 70%减少至 56%。
2000—2019年海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调水量
和入海水量分别为 505、16和 12mm?a(图 9)。以海
河流域为研究单元,将降水和外调水作为海河流域水
量平衡公式的输入项,蒸散和入海流量作为输出项,
输入项和输出项的差值反映海河流域总水储量变化。
当不考虑流域总水储量变化时( Δ TWS = 0),根据 《海
河流域水资 源公 报》 统计 的降 水、外 调水 和入海 流
量,计算得到海河流域 2000—2019年多年平均蒸散
量为 510mm。由于 GRACE数据时间跨度为 2003— 图 9 2000—2019年海河流域年尺度降水、
蒸散、调水和入海水量
2019年,因此以该时段为例讨论总水储量变化对蒸散
发量计算的影响。若考虑 GRACE反演的总水储量变化(对反演的 4个总水储量变化月时间序列均值经
STL分解后的趋势项,每年末减去年初的值,即为总水储量的年变化),根据水量平衡式(2)计算得到
2003—2019年海河流域多年平均蒸散量为 530mm?a;而不考虑总水储量变化时,计算得到的蒸散量为
3
521mm?a(图 10),蒸散多年平均值相差约 10mm(32亿 m ?a)。其中,考虑和不考虑总水储量变化
3
计算得到的年蒸散量差异最高可达约 80mm?a(250亿m ?a,如 2014年蒸散量:若不考虑 Δ TWS则为
434mm?a,考虑 Δ TWS则为 513mm?a)。因此,在量化海河流域蒸散耗水和水量平衡分析计算中需考
虑流域总水储量变化,否则会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5 结论
本文在全球 4个主要区域比较了不同 GRACE信号处理方法和相关产品,集成 GRACE观测信息、全
4
— 2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