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2023年第54卷第4期
P. 20
N
∑ P h
n,t
n =1
= (10)
δ t
T N
h
∑∑
( P )?T
n,t
t =1 n =1
为梯级水电站负荷特性系数,由电网负荷分配方案中梯级水电站负荷过程确定。
式中 δ t
( 3)水量平衡约束:
in
out
V = V + (Q - Q ) Δ t - V loss (11)
n,t + 1 n,t n,t n,t n,t
out
3
in
式中:V 为 t时段水电站 n的水库库容,m ;Q 与 Q 分别为 t时段水电站 n的平均入库流量与平均
n,t
n,t
n,t
3
3
loss
出库流量,m ?s;V 为 t时段水电站 n的水库蒸发渗漏损失,m ,一般与水库水域面积有关。
n,t
( 4)水电站出力约束:
min
P ≤P ≤P max (12)
n n,t n
3
min
max
式中:P 为 t时段水电站 n的出力,kW;P 、P 为水电站 n出力上、下限,kW;m ?s。
n
n,t
n
(5)发电流量约束:
gen
Q gen,min ≤Q ≤Q gen,max (13)
n n,t n
3
gen
3
式中:Q 为 t时段水电站 n的发电流量,m ?s;Q gen,max 、Q gen,min 为水电站 n发电流量上、下限,m ?s。
n
n
n,t
( 6)下泄流量约束:
out
Q out,min ≤Q ≤Q out,max (14)
n
n
n,t
3
3
out
式中:Q 为 t时段水电站 n的下泄流量,m ?s;Q out,max 、Q out,min 为水电站 n的下泄流量上、下限,m ?s。
n,t n n
( 7)水库水位约束:
min
Z ≤Z ≤Z max (15)
n n,t n
min
max
式中:Z 为 t时段水电站 n的水库水位,m;Z 、Z 为水电站 n水库水位上、下限,m。
n
n
n,t
(8)梯级水电站水力联系
mid
in
Q = Q out + Q ,n ≥2 (16)
n,t n - 1 ,t - τ n,t
3
式中:Q out 为 t - τ 时段水电站 n - 1的平均出库流量,m ?s;τ 为水电站 n - 1出库流量流达水电站 n
n - 1 ,t - τ
mid
3
所需的时间,h;Q 为 t时段水电站 n - 1至水电站 n之间的区间流量,m ?s。
n,t
(9)水位变幅约束:
Z - Z n,t + 1 ≤Δ Z max (17)
n,t n
max
式中 Δ Z 为相邻时段水电站 n水位允许最大变幅,m。
n
( 10)水电站旋转备用容量约束:
max
{ P - P ≥SR n (18)
n,t
n
n
SR = μ n SR h
为水电站 n的旋转备用容量系数。
n
式中:SR为水电站 n旋转备用容量,kW;μ n
3.1.3 水电站内机组负荷分配模型 在电站层面,由于各机组开机方式和电站总负荷指令已确定,
关键是在满足安全运行要求的前提下,优化机组运行工况,降低发电耗水率。本文以机组安全运行
作为边界条件,以 机 组 发 电 耗 水 量 W 最 小 为 目 标 函 数, 建 立 站 内 负 荷 分 配 模 型。 目 标 函 数 见 式
(19)。
T K
W= min ∑∑ Q n,k,t Δ t (19)
t =1 k =1
3
式中:k为机组序号,k = 1 ,2,…,K;Q 为在 t时段水电站 n机组 k的发电流量,m ?s。
n,k,t
( 1)电力平衡约束:
K
P = P n,k,t (20)
n,t ∑
k =1
式中 P 为在 t时段电站 n机组 k的出力,kW。
n,k,t
( 2)机组出力、机组发电流量约束:
6
— 3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