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2023年第54卷第8期
P. 129
根据本文模型的计算分析和统计结果,2003—2020年三口多年平均分流量与 1991—2002年多年
3
平均分流量相比,减少约 124.4亿m ,其中三口与荆江干流不对等冲刷(地形变化、工程影响)对三口
3
3
分流量的影响最大,约为 75.7亿m ?a,三峡水库调蓄作用对三口分流量的影响次之,约为 28.6亿m ?a,
3
而径流变化及三峡上游梯级水库调蓄等对三口分流量的影响约为 20.1亿m ?a。
5 结论
三峡水库建库后,出库含沙量大幅减小,坝下游河道水沙输移处于不平衡状态,荆江冲刷程度加
剧,荆南三口分流演变规律发生响应性调整。通过基础资料分析和 ANN模型计算,厘清了建库后荆
南三口分流持续减小的驱动因子,量化了各驱动因子对三口分流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及认识如
下:(1)在近 30年,枝城站年径流量总体变化趋势平稳;与 1991—2002年相比,建库后荆南三口分
3
流量减少约 124.4亿m 。(2)三峡水库调蓄改变了坝下游年内径流过程,三峡水库的运行对汛期洪峰
3
的调平作用明显,加之汛末水库蓄水,减少下泄量,对三口分流影响约为 28.6亿m ?a。(3)三峡水库
建库后荆江冲刷加剧,三口洪道由淤积状态转为冲刷,三口洪道的冲刷虽增加了同水位下过流能力,
但二者冲刷幅度不同,三口口门处荆江平均冲刷深度远大于三口洪道冲刷深度,其不对等冲刷引起三
3
口分流量减少约为 75.7亿m ?a,其中,人工采砂造成的地形变化不可忽略。(4)鉴于未来坝下游河段
河床仍会受人类活动、环境变化、水库群联合调蓄的影响,其水沙条件仍处于不断变化中,建议重点
关注极端条件下,不对等冲刷及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对三口分流的影响及江湖关系的演变。(5)基
于三峡水库的调蓄和三口河道与干流不对等冲刷是影响三口分流减小的主要驱动因子的认识,应优化
三峡水库及其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实施疏挖等工程措施,增大三口分流量,改善通流条件。
参 考 文 献:
[ 1] 刘昌明,李宗礼,王中根,等.河湖水系连通的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方向[J].地理学报,2021,76(3):
505 - 512.
[ 2] 李景保,周永强,黎昔春,等.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北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
报,2013,28(9):1583 - 1593.
[ 3] 张云昌,张业刚,宋秋龄,等.江湖关系的历史和未来[J].水利学报,2021,52(10):1183 - 1192.
[ 4] 许全喜,胡功宇,袁晶.近 50年来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变化研究[J].泥沙研究,2009(5):1 - 8.
[ 5] 郭小虎,李义天,刘亚.近期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比变化特性分析[J].泥沙研究,2014(1):53 - 60.
[ 6] 阎云杰,施勇,贾雅兰,等.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三口分流能力变化原因初探[J].人民长江,2020,51
(5):102 - 107.
[ 7] 渠庚,刘心愿,郭小虎,等.三峡工程运用前后藕池口分流分沙变化规律分析[J].水利学报,2013,44
(9):1099 - 1106.
[ 8] 魏轩,刘瑜,胡家彬.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荆江三口分流变化[J].人民长江,2020,51(8):99 - 103.
[ 9] 朱玲玲,许全喜,戴明龙.荆江三口分流变化及三峡水库蓄水影响[J].水科学进展,2016,27(6):822 - 831.
[10] 汪雁佳,李景保,李雅妮,等.长江荆南三口河系水位演变规律及对江湖水量交换关系的响应[J].地理
研究,2019,38(9):2302 - 2313.
[11] 李义天,郭小虎,唐金武,等.三峡建库后荆江三口分流的变化 [J].应用基础与 工 程 科 学 学 报,2009,
17(1):21 - 31.
[12] 张冬冬,戴明龙,李妍清,等.1956—2020年 荆 江 三 口 径 流 变 化 特 征 及 水 库 补 水 效 果 [J].湖 泊 科 学,
2022,34(3):945 - 957.
[13] 刘媛媛,刘业森,郑敬伟,等.BP神经网络和数值模型相结合的城市内涝预测方法研究[J].水利学报,
2022,53(3):284 - 295.
[14] 郭燕,赖锡军.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鄱阳湖水位预测[J].湖泊科学,2020,32(3):865 - 876.
[15] 王涛,刘之平,郭新蕾,等.基于神经网络 理 论 的 开 河 期 冰 坝 预 报 研 究 [J].水 利 学 报,2017,48(11):
0
— 1 1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