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2023年第54卷第8期
P. 125

3
                  枝城站年径流量变化在近 30年有增有减,建库前 1991—2002年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4338亿m ,
                                                            3
              建库后 2003—2020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4282亿m ,年径流量总体变化趋势平稳,未发生明显突变。
                                                              3
              荆南三口 1956—2020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810.4亿m ,为枝城站年均径流量的 18.59%。荆南三口分
                                                                                                         3
              流量自 1956年以来一直沿时程呈现减小趋势,其中,1991—2002年三口多年平均分流量为 622.3亿m ,
                                                    3
              2003—2020年多年平均分流量为 498亿m ,与 1991—2002年相比,建库后三口分流量减幅约为 20%,
              三口分流量明显减小。如图 4(a)所示。
                  三峡水库修建和运行后,三峡水库拦截大量泥沙,导致三峡坝下游输沙量锐减。枝城站 1992—2002
              年多年平均输沙量约为 3.7亿t,2003—2020年枝城输沙量大幅减少,多年平均输沙量仅为 0.38亿t,仅
              为 1992—2002年的约 1?10。荆南三口在 1991—2002年多年平均输沙量为 6241.9万t,三峡建库后的
              2003—2020年减为 943.3万t,减幅高达 85%。如图 4(b)所示。





















                                       图 4 1991—2020年枝城及荆南三口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变化

                  自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荆南三口分流能力较蓄水前明显降低,这与卢金友等                                        [26] 的认识相一
              致。而究竟是哪些驱动因子导致这一演变结果,各驱动因子对荆南三口分流演变影响的量级各自为多
              少,以下运用实测水沙资料分析以及搭建的 ANN模型对其进行探究。


              4 三口水系分流分沙演变驱动因子探究


              4.1 三峡水库调蓄的影响 基于 1991—2020年实测水沙资料,对三峡水库建库前(1991—2002年)和
              三峡水库运行后( 2003—2020年)枝城站不同流量级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从统计结果来看(图 5),
                                 3
              2003年后 0~5000m ?s流量级出现频率显著降低,尤其三峡水库进入试验性蓄水期后,该流量级仅出
                                      3
              现 1次;>5000~10000m ?s流量级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其它流量级,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该流量级





















                                               图 5 枝城站不同流量级出现频率统计
                                                                                              —   1 0 9 —
                                                                                                   0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