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2023年第54卷第9期
P. 82
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已被用于估算大范围的灌溉用水量(如全球、全美 [40] 等)。此外,通过结合
遥感表层土壤水分和降水数据构建的灌溉时段判别方法,该方法可以估算更高时间分辨率的灌溉用水
量(如日尺度)。然而,该方法估算的灌溉用水量存在严重低估 [40] ,主要原因是其忽略了真实灌溉场
景与模型模拟场景(不考虑灌溉)在蒸散耗水和地下水补给方面的差异。此外,由于使用的遥感反演和
模型模拟的表层土壤水分数据,其空间分辨率较低(一般为 0.25°),该方法同样难以反映更精细的灌
溉用水分布信息。
此外,Zappa等 [41] 基于哨兵 1号卫星反演的表层土壤水分数据,结合目标区域(受灌溉和降水的
共同影响)和周围区域(仅受降水影响)在表层土壤水分增量上的差异,判别灌溉事件,并估算了 500m
空间分辨率的灌溉用水量。该方法将哨兵 1号两次过境期间的蒸散发消耗(假设灌溉期间蒸散发等于
潜在蒸散)和深层渗漏消耗(基于遥感表层土壤水分计算)考虑在内,能有效识别灌溉发生的时间,但
会低估灌溉用水量,尤其是灌溉面积占比大的区域。这是因为上述蒸散发和深层渗漏的估算方法缺乏
可靠的物理机制,难以准确反映灌溉行为对二者的影响。
因此,基于遥感表层土壤水分构建的灌溉用水量估算方法,虽简便易操作,但在判别灌溉事件、
提升灌溉用水量估算的时间分辨率方面具有优势。然而上述方法往往显著低估灌溉用水量,是在刻画
灌溉用水被蒸散消耗和形成深层渗漏方面存在不足。
3.3 基于蒸散发和表层土壤水分的灌溉用水量估算 通过土壤水量平衡方法,结合蒸散发和表层土壤
水分,是较为常见的灌溉用水量估算方法。例如式( 3),假设灌溉期间和非灌溉期间土壤水量平衡公
式中的参数 (Z、a和 b)不 发 生 变 化, 在 非 灌 溉 期 间 使 用 降 水 数 据 (即 使 用 降 水 替 换 IWU)率 定
SM2RAIN模型获得相关参数,在灌溉期间基于该参数估算灌溉用水量 [42] 。
dS(t)
b
IWU(t) =nZ + aS(t)+ ET (t)S(t) (3)
pot
dt
式中:n为土壤孔隙度;Z为土壤层厚度;S(t)为土壤相对湿度;t为时间;ET 为潜在蒸散发;a和
pot
b为常数。
然而,该方法在蒸散发估算和参数选择方面存在不足。早期使用土壤水分的相关函数表征蒸散发
b
和地下水补给两个过程(即式( 3)中的 ET (t)S(t)和 aS(t)),后来主要基于作物系数 K 和潜在蒸散
pot
c
ET 估算蒸散发(即式(3)中使用 ET (t)K(t)替换 ET (t)S(t)) [43] 。在该方法中,蒸散发对灌溉用
pot pot c pot
水量估算精度的影响最大,因此,使用上述两种简化的蒸散发估算方法,会降低灌溉用水量的估算精
度 [42] 。此外,在 整 个 区 域 使 用 固 定 的 参 数,使 结 果 存 在 较 大 的 误 差,尤 其 是 在 灌 溉 强 度 较 高 的
时段 [43] 。
为规避参数率定过程,Hu等 [44] 结合遥感蒸散发和简化的根区土壤水量平衡方法,通过考虑灌溉
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构建灌溉用水量估算方法。然而,由于遥感观测手段仅能反演 0~5cm的表层
土壤水分 [26] ,该方法会较为依赖地面观测的根区土壤水分数据。另外,在该方法中,地下水补给系数
的经验公式可移值性较差,难以适用于大范围农业区域灌溉用水量的估算。
由此可见,在基于蒸散发和表层土壤水分的灌溉用水量估算方法中,蒸散发的可靠性对灌溉用水
量估算的精度至关重要。此外,受限于遥感表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分辨率较低,或灌溉用水量估算方法
的物理机制不完备,目前,利用遥感手段开展的灌溉用水量估算研究,难以满足高空间分辨率的需
求,且具有较大误差 [34] 。因此,亟待进一步挖掘遥感反演蒸散发的潜力,并构建可靠的灌溉用水量估
算方法,进而提升灌溉用水量估算的时空分辨率和精度。
3.4 基于蒸散发和根区土壤水分的灌溉用水量估算 通过考虑灌溉用水量的多重归宿(蒸散消耗、形
成根区土壤水、补给地下水),Zhang等 [45] 结合遥感蒸散发的优势和 EAR5 - Land地表变量的内在机
理,基于灌溉条件下 的土 壤水 量 平 衡 模 型,推 导 灌 溉 用 水 量 计 算 公 式,提 出 了 利 用 遥 感 蒸 散 发 和
EAR5 - Land的地表变量(蒸散发和根区土壤水分)估算灌溉用水量的新方法,主要公式如(4)—(6)
所示。
IWU T′ = (SW r - SW m + ET r - ET m )?1.5 (4)
j,月 j,月均 j,月均 j,月累计 j,月累计
— 1 0 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