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2023年第54卷第9期
P. 81
图 2 农业区域灌溉水消耗过程(遥感反演蒸散发消耗、土壤蓄水增加、补给地下水和形成径流(较少))概化图
3.1 基于蒸散发的灌溉用水量估算 将该灌溉用水量定义为蒸散发与降水之差,如式(1)所示,可得
到基于蒸散发的灌溉用水量估算方法。
IWU = ET- P (1)
a
式中:IWU为灌溉用水量;ET为蒸散发;P为降水。
a
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但会严重高估灌溉用水量,尤其是在干旱期间 [36] 。主要原因是该方案假设作
物蒸散消耗的水源供给,仅来自降水和灌溉水,没有考虑浅层地下水的毛管上升水源。另外,由于降
水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往往较其他水循环变量数据低,该方法在反映更精细的灌溉用水分布信息方面存
在不足。
此外,Hain等 [37] 结合卫星遥感和模型(水文模型或陆面模式)的优势,通过将遥感反演蒸散发和
模型模拟蒸散发(不考虑灌溉模块)的差异归因于非降水水源的消耗(地表水灌溉和浅层地下水等),
构建了基于蒸散发的灌溉用水量估算方法。直接将二者之差定义为净灌溉量 [5] ,在认识作物耗水特性
和灌溉行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另外,Vogels等 [38] 考虑灌溉对蒸散发的影响,将灌溉农田蒸散发与附
近的雨养农田蒸散发的差异,定义为灌溉用水量。然而,上述灌溉用水量估算方法,没有考虑田间渗
漏和土壤水增量的部分,难以反映真实的灌溉用水量。
除了上述方法外,Abolafia - Rosenzweig等 [39] 利用水文模型或陆面模式,通过蒸散发数据同化或将
蒸散发设定为模型的率定目标,实现灌溉用水量的估算。该方法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遥感蒸散发数
据,提升灌溉用水量估算的空间分辨率。然而,水文模型或陆面模式的灌溉模块物理机制的不足(如
固定的土壤水分阈值) [39] 和遥感数据存在的误差,制约了上述灌溉用水量估算方法的有效性。
因此,基于遥感蒸散发的灌溉用水量估算方案,在原理上对灌溉过程的概化程度较大,忽略了地
下水的毛管上升水源、灌溉引起的土壤水分增加和土壤深层渗漏等因素的影响,估算结果存在较大
误差。
3.2 基于表层土壤水分的灌溉用水量估算 该方法假设遥感表层土壤水分能反映灌溉活动引起的土壤
水增量,利用不具备灌溉模块的水文模型或陆面模式,结合遥感反演和模型模拟的表层土壤水分的差
异(如式(2))估算灌溉用水量 [40] 。
IWU = ∑ ( dSM sat - dSM mod ) - ∑ ( dSM sat - dSM mod ) (2)
灌溉期 dt dt 非灌溉期 dt dt
式中:dSM ?dt为遥感反演的表层土壤水分日变化;dSM mod ?dt为模型模拟的表层土壤水分日变化。同
sat
时符合以下 3个条件的日期属于灌溉时期:遥感反演的表层土壤水分有增量(dSM ?dt>0)、模型模拟的
sat
表层土壤水分没有增量(dSM ?dt<0)和当日无降水事件。
mod
0
— 1 9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