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2023年第54卷第12期
P. 103
4 结果与分析
4.1 冻融作用对均匀推移质运动影响 推移质输沙率是量化描述推移质运动状况的关键,根据输沙实测
数据及式( 7),计算得到有、无冻融影响情形下的均匀推移质输沙率,并与式(4)所得到的恒定水流剪切
应力建立关联,由图 7所示,无论是否经历冻融过程,对均匀沙床而言,推移质输沙率始终随水流剪切
应力增大而增大。更显著的是,在具有相同无量纲剪切应力的恒定流驱动下,均匀沙床表层经历冷冻与
融化后,其无量纲推移质输沙率均高于其经历冻融影响时的测算值,两者间存在差异,说明河床表层冻
融作用会影响推移质输沙强度,且这种影响具有一致性,均表现为促进河床表面推移质运动,造成推移
质输沙率偏大,这与冻融作用会使河岸失稳及流域侵蚀增强的认识一致 [8 - 14] 。
比较实验序列 FTF - U与 FTI - U推移质输沙率发现,随着恒定流剪切应力增大,两者的差别在逐
渐缩小,考虑到无量纲输沙率在图 7以对数形式呈现,为准确识别有无冻融影响下沙床推移质输沙率
间差异及其变化趋势,这里提出同一测试沙床在相同无量纲剪切应力驱动下,有冻融影响下(无量纲)
推移质输沙率与无冻融影响下(无量纲)推移质输沙率间的比值 ζ ,并在图 8中绘制了 ζ 与无量纲剪切
应力 τ 的关系。显然,当无量纲剪切应力 τ 较小时,ζ 数值较大,即 ζ = 66.67 ,说明小剪切应力水流
作用下,是否经历冻融过程会使推移质输沙率呈现巨大差别,均匀沙床经历冻融过程后,其推移质输
沙率显著增大,而随着无量纲剪切应力增大,ζ 逐渐减小,即 ζ = 2.43 ,说明推移质输沙率间差别迅速
减小,冻融作用对推移质输沙率的影响相应减弱,ζ 与 τ 表现出相关性很好的幂函数关系,两端延长
该函数可全面认识冻融作用对推移质输沙强度的影响,τ 变小时,冻融过程对推移质输沙率影响显著
增强( ζ1.0);τ 变大时,冻融过程对推移质输沙率影响逐渐消失( ζ →1.0)。
图 7 均匀推移质输沙率 q b 与 图 8 均匀推移质输沙率比值 ζ 与
无量纲剪切力 τ 的关系 无量纲剪切力 τ 的关系
4.2 冻融作用对非均匀推移质运动影响 分析冻融作用对非均匀推移质运动影响时,先视非均匀沙为
整体来考虑,以总输沙量及中值粒径为基础,代入式(5)及式(8)分别确定有、无冻融影响下非均匀沙
推移质输沙率及剪切应力,参照并引入量化冻融影响的推移质输沙率比值参数 ζ ,得到了冻融影响存
在、不存在情形下,非均匀沙床无量纲推移质输沙率及其比值参数 ζ 与无量纲剪切应力的响应关系。
由图 9可知,非均匀沙床的测算输沙率再次证实冻融影响下,推移质输沙率增大;同样,在剪切应力
较小时,对应的 ζ 较大,冻融物理过程可有效促进床面泥沙运动,显著增大推移质输沙率,而当剪切
应力增大时,冻融过程对推移质输沙率的影响减弱,ζ 和 τ 之间也表现出幂函数关系,与均匀沙结果
定性一致。
与图 7给出的均匀沙结果相比,非均匀沙整体输沙率比值参数 ζ 的变化范围相对较小,这是因
为混合沙运动除了受水流强度影响外,也存在粗细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冻融影响下非均匀沙
中各粒径组的输沙特征也值得关注,图 10呈现了非均匀沙床经历与未经历冻融情形下,各粒径组
输沙率随剪切应力的变化。定性分析看,以任一特定粒径组为例,冻融影响下的输沙率更大,冻融
4
— 1 9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