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2023年第54卷第12期
P. 99

槽实验室内亦不具备大型温控设备。因此,根据水槽与恒温箱尺寸研制了一种 “联动” 设备,即内嵌
              分体式可移动沙槽(见图 2),利用分体沙槽的可移动性建立水槽与恒温箱之间的联系。单体移动沙槽
              长 0.40m、高 0.50m、宽 0.49m,由沙槽主体、上下游挡板、吊钩组成,以单体形式置入恒温箱执行
              冷冻与融化测试,结束冻融实验后,又可被吊起并原位归入水槽内。当挡板竖起时,移动沙槽成为独
              立单体,有冻融测试的 FTI - U及 FTI - N序列中要使用挡板;当挡板全部拆撤后,移动沙槽之间就可以
              形成连续体,对无冻融测试的 FTF - U及 FTF - N序列,实验过程中均不使用挡板。测试沙床全长 2.8m,
              由 7个填满测试泥沙的内嵌可移动沙槽按顺序排列组成(见图 1)。


















                                               图 1 水槽主体、主要系统与设备示意





















                                                  图 2 内嵌分体式可移动沙槽

              2.3 实验条件 常温推移质输沙实验均在水槽内完成,水槽坡度调定为 6‰。实验采用流量控制系
              统,其可识别实验目标流量与电磁流量计实测流量间的差值,并将差值信号传递给变频器,变频器根
              据差值信号实时调控水泵转速,最终输出目标流量,每组实验过程中,流量始终保持不变,为恒定水
              流。初期测试表明,运用最低实验恒定流 Q = 25L?s 即可观测到泥沙运动,最大目标流量为 Q = 45L?s ,
                                                    min                                          max
              接近水泵最大输出流量(50L?s),常温输沙实验条件详见表 1。
                  实验考虑了两种测试沙床,分别由均匀沙及非均匀沙构成。均匀沙粒径范围为 4~6mm,中值粒
              径 d = 5.0mm;非均匀沙由 2~4、4~6、6~8、8~10mm四个均匀沙粒径组按比例混合而成,非均匀
                  50
              沙组成为单峰型且与测试均匀沙密切相关,其中 4~6mm的粒径组占主体,重量百分比达 52.63%,其
              中值粒径 d = 4.10mm ,大于中值粒径的粗颗粒所占重量百分比为 26.32%。均匀沙床范围及非均匀沙
                        50
              床粒径级配组成见图 3。
                  前期测试表明,厚度为 7.0cm的含水湿沙床体完全冷冻需要较长时间,这不符合恒温箱正常使用
              要求及安全规定。然而,考虑到河床表层结构变化对推移质运动的影响更大,主要实施沙床表层冷
              冻,沙床上所覆水层较薄,对沙床表层冷冻的影响较小。测试沙床表层是否能够被冷冻取决于零下低温
              尺度与时长,若零下温度偏低,冷冻所需时间则较短,反之亦然。参考水体冰盖厚度随零下低温变化的研

                                                                                                   4
                                                                                              —   1 8 7 —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