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2024年第55卷第2期
P. 65
4.2 中线干渠典型渠池净热通量 选取北拒马河、
漕河渡槽和滹沱河倒虹吸为典型代表,按式 ( 1)计
算了水体表面净热交换通量。图 9显示了北拒马河
2017—2018年冬 季日 均 净热 通 量、日 均 太 阳 辐 射、
日均长波辐射、日均蒸发失热和日均水面温差引起
的热传导。12月和 1月以净失热为主,2月气温回
升后水体以吸热为主。净热通量中太阳辐射的贡献
最大,占比为 46.6%;长波辐射对水体失热贡献占
比最大,占净热通量的 29.1%;蒸发失热在净热通
图 9 2017—2018年冬季北拒马河日均净热通量及其组成部分
量中的占比为 16.0%;水面与气温温差引起的热传
导在净热通量的贡献最小,占比为 8.3%。
图 10显示了漕河渡槽 2017—2018年冬季日均净热通量和相应的分量。冬季的净热通量分别为
2
- 55.4 、- 63.6 和- 25.7W?m 。太阳辐射对净热通量的贡献为 39.0%,长波辐射占比为 31.8%,蒸发失
热和温差引起的热传导占比分别为 23.6%和 5.6%。相比北拒马河站,漕河渡槽所受的太阳辐射更小,
长波辐射和蒸发失热的占比更大,这与漕河渡槽所在的位置和风速等因素有关。
图 11进一步展示了 2017—2018年冬季滹沱河倒虹吸冬季日均净热通量及其组成部分,其中 1月
18日至 2月 3日实测的太阳辐射资料缺失,因此没有计算该时间段的净热通量。与前面分析的结果一
致,冬季太阳辐射对净热通量的贡献最大,占比达 47.9%;其次分别是长波辐射、蒸发失热和温差引
起的热传导,占比为 27.2%、17.5%和 7.4%。
图 10 2017—2018年冬季漕河渡槽日均净热通量及其组成部分 图 11 2017—2018年冬季滹沱河倒虹吸日均净热通量及其组成部分
将本文模 型 进 一 步 应 用 于 2016—2021年 京
石段干渠水体冬季失热分析,综合考虑中线干渠
北拒马河、漕河渡槽和滹沱河倒虹吸连续五个冬
季的净热通量及其组成部分,得出水气热交换各
组成 部 分 对 净 热 通 量 的 贡 献 率, 具 体 结 果 见
图 12。
研究表明,中线干渠冬季水体以失热为主,
2
冬季平均热 通 量 约为 - 24.6W?m ,水 体 失 热 通
量比水体 吸 热 通 量 高 13.8%。水 体 吸 收 能 量 以
太阳辐射为 主, 占 总 能 量 的 43.1%, 而 水 体 失 图 12 2016—2021年冬季滹沱河至北拒马河中线
热包括长 波 辐 射、蒸 发 失 热 和 温 差 热 传 导, 其 干渠热通量在净热通量中的占比
中长波辐 射 对 失 热影 响最大。2016—2021年 的
结果均显示水体热通量贡献大小排序为太阳辐射、长波辐射、蒸发失热和温差热传导,与以往研究
结果一致 [34] 。
— 1 8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