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2024年第55卷第2期
P. 89

图 7 京津冀 “三线七河、四区八源” 一体化水网布局示意
              优化调控模式和目标路径,主要结论如下:
                  ( 1)水系统是以水循环为纽带由自然水系统与社会水系统共同构成的人 - 水 - 生态耦合系统,子系
              统间存在复杂的多维交互效应和正负互馈机制,在缺水胁迫区,受子系统间深度耦合和强烈竞争的无
              序调控影响,水系统将会出现水循环失衡、供需失衡和生态失衡三方面失衡。
                  ( 2)缺水胁迫区水系统呈现稳态- 非稳态- 稳态交替演进的规律,具有渐变性、突变性和破坏性三
              方面特征。基于水系统稳态指数评估的京津冀 1956—2020年水系统演进过程表明,京津冀水系统呈
              现稳态下降、失稳破坏和失稳恢复的演进过程,符合缺水胁迫区水系统多稳态演进模式。
                  ( 3)以自然社会水系统健康为缺水胁迫区调控目标,提出 “高内聚 - 低耦合” 解耦式调控模式。
              结合京津冀实际情况,提出在需求侧开展 “保障刚性 - 压缩弹性 - 抑制奢侈” 层次化调控,在供给侧
              开展 “自然水网- 人工水网 - 虚拟水网” 适配性优化,实现自然水循环健康和基本服务功能的修复,
              以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客观认识水系统发展演变,有助于遵循基本发展规律提出有效的针对缺水
              胁迫区水系统优化调控的方法。


              参 考 文 献:

                [ 1] GWSP(GlobalWaterSystem Project).TheGlobalWaterSystem Project:scienceframeworkandimplementation

                                                                                                —  2 1 1 —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