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2024年第55卷第3期
P. 82

3.3 不同涂层淡水壳菜防护性能评估
              3.3.1 淡水壳菜黏附特性 淡水壳菜通过足丝进行黏附,足丝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 “足丝线” 和
              “斑块”,足丝线呈线状,足丝末端斑块呈膨大结构,淡水壳菜可以通过斑块内部黏性蛋白与基材实现
              黏合,如图 5所示。淡水壳菜前端具有软足,软足的存在使得淡水壳菜具有一定的移动特性,甚至可
              以立面爬行,其移动时可将软足伸出体外,通过不断收缩移动自身                                [18] 。淡水壳菜对不同基材的黏附具
              有一定喜好性与选择性,进而导致淡水壳菜在不同涂层表面黏附行为特性不同。
                  将 “淡水壳菜活体” 规则投放在涂层表面,观察附着特性,评估研发涂层防附着效果,基于跟踪
              观察结果,投放 7d时,淡水壳菜附着分布状况基本稳定,因此,可通过此时淡水壳菜附着状况对涂
              层防附着性能进行定量评估。图 6给出了淡水壳菜活体在不同涂层表面最终行为特性,跟踪观察发
              现,混凝土试验片(空白组)表面淡水壳菜有轻微爬行趋势,爬行行为较弱,倾向于向混凝土表面分泌
              足丝进行附着;而各研发涂层试验片表面淡水壳菜发生了明显爬行行为,趋向于通过爬行离开涂层表
              面,寻找适宜附着的基材并分泌足丝附着(主要附着在试验片边壁混凝土表面)。个别涂层试验片表面
              淡水壳菜出现相互聚集性附着,主要表现为通过分泌足丝相互黏附在对方外壳表面,并未在涂层表面
              黏附,说明研发涂层不利于淡水壳菜附着。



















                                                  图 5 淡水壳菜足丝显微图像


















                                                  图 6 淡水壳菜移动特性演变图

              3.3.2 附着率和垂向分离力 淡水壳菜通过软足对涂层进行感知和爬行                                [19] ,以找到适宜的基面进行
              附着。当涂层不适合附着时,淡水壳菜通过爬行行为离开涂层表面,寻找适宜附着的基面,表现为附
              着率低;当基面适宜附着时,淡水壳菜将停止爬行并通过分泌足丝进行永久附着,表现为附着率高。
              因此,试验片表面淡水壳菜附着率可作为反映涂层防附着性能的指标之一。垂向分离力可反映淡水壳
              菜在涂层表面脱除的难易程度。综上,采用附着率、垂向分离力两个指标对不同涂层淡水壳菜防护性
              能进行综合定量评估          [20 - 21] 。为对比研发涂层与现有涂层防附着效果,选择现有涂层中聚脲涂层、环氧
              树脂涂层、环氧胶泥涂层、硅橡胶涂层、渗透结晶型涂层、丙烯酸涂层共 6类无毒涂层进行防附着性
              能评估(各涂层均按照厂家提供工艺涂覆),并与研发涂层进行对比。图 7给出了淡水壳菜稳定附着 7d
              时,其在现有涂层表面的平均附着率、平均垂向分离力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平均附着率排序为渗透

                —  3 3  —
                     0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