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2024年第55卷第3期
P. 89
水道高内外水交替作用规律研发新型衬砌结构的较少。对于高压水道衬砌而言,控制性边界条件为充
水运行期的高内水作用以及放空期的高外水作用,若将钢板衬砌防内水外渗和钢筋混凝土衬砌防溃屈
的优势相结合,势必能够很好地解决高压水道高内外水交替作用下的衬砌设计难题。
基于此,本文结合钢板衬砌和钢筋混凝土衬砌各自优势,首次研发了一种高压水道钢筋混凝土夹
心钢板衬砌,利用水工隧洞衬砌物理模型试验平台进行了内水、外水作用下模型试验,对新型衬砌的
工作性能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可为解决高压水道衬砌选型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2 衬砌构造
新型衬砌由内层钢筋混凝土、钢板和外层钢筋混凝土组成(图 1)。钢板设置于两层钢筋混凝土之
间,混凝土中环向筋和纵向筋满足构造配筋需求即可,钢板厚度及在衬砌径向位置需结合衬砌所需承
受的内外荷载确定。
图 1 钢筋混凝土夹心钢板衬砌结构组成
高压水道钢筋混凝土夹心钢板衬砌可预制,安装后通过接触灌浆实现衬砌与围岩紧密接触、联合
承载。在充水运行期高压内水作用时,由于钢板的存在,可杜绝水道中水体内水外渗;在放空期若有
高外水作用,由于内外两层混凝土分担荷载,也不会发生钢板衬砌的溃屈。
3 模型试验
3.1 模型试验平台 模型试验在中国水科院自主研发的水工隧洞衬砌模型试验平台 [22] 开展。模型尺
寸为 Ф 1.0m × 1.0m,试验平台最大能承受 1.5MPa的内外水压力,如图 2所示,衬砌外径 100.0cm、
内径 58.0cm、厚 21.0cm,混凝土部分未布置钢筋,钢板位于两层混凝土衬砌中间位置,各结构物理
力学参数见表 1。
图 2 物理模型尺寸和剖面图
— 3 3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