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2024年第55卷第3期
P. 94
钢板环向拉应力随内水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并不会出现骤增现象,钢板和围岩分担荷载比例更高。
5 结论
为克服高压水道钢筋混凝土衬砌内水外渗以及钢板衬砌溃屈风险,研发了钢筋混凝土夹心钢板新
型衬砌。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其变形及受力以及荷载分担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 1)外水压力作用下,衬砌处于受压状态,内层混凝土、钢板和外层混凝土荷载分担比分别为
40%~42%、13%~15%和 43%~45%,钢板部分所受的压应力远低于临界应力。
( 2)内水压力作用下,衬砌处于受拉状态,随着内水压力的增加,内层混凝土会先于外层混凝土
发生开裂。混凝土开裂对于衬砌各部分荷载分担产生明显影响,未开裂前衬砌各部分荷载分担比基本
固定,混凝土部分分担 59%荷载,开裂后分担荷载降低至 38%,钢板与围岩所分担荷载增加,钢板所
受应力远低于其极限强度。
(3)新型衬砌中夹心钢板与混凝土的联合受力承载,混凝土可给予钢板限位作用,进而可杜绝高
压水道运行期内水外渗可能,且同时防范放空期高外水作用下钢板衬砌溃屈风险。
参 考 文 献:
[ 1] 苏凯,张伟,伍鹤皋,等.考虑摩擦接触特性的钢衬钢筋混凝土管道承载机理研究[J].水利学报,2016,
47(8):1070 - 1078.
[ 2] 窦铁生,程冰清,胡赫,等.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结构变形 规 律 的 原 型 试 验 研 究 Ⅰ:内 压 [J].水 利 学
报,2017,48(12):1438 - 1446.
[ 3] 卞康,肖明.高压水 工 隧 洞 钢 筋 混 凝 土 衬 砌 开 裂 渗 漏 研 究 [J].岩 石 力 学 与 工 程 学 报,2010,29(S2):
3647 - 3654.
[ 4] 杜小凯,任青文,陈伟.有压引水隧洞内水外渗作用研究 [J].四 川 大 学 学 报 (工 程 科 学 版),2008(5):
63 - 68.
[ 5] 陈晨,曹瑞琅,姚磊华,等.高压岔 管 首 次 充 排 水 衬 砌 开 裂 规 律 与 渗 透 特 征 [J].人 民 长 江,2019,50
(8):136 - 142,171.
[ 6] WANGX,LIUL,FUR,etal.Newlydevelopedpressureadaptableconcreteliningforhighpressurehydraulic
tunnels[J].TunnellingandUndergroundSpaceTechnology,2020,105(3):103570.
[ 7] SIMANJUNTAKT,MARENCEM,MYNETTAE,etal.Pressuretunnelsinnon - uniforminsitustressconditions
[J].TunnellingandUndergroundSpaceTechnology,2014,42:227 - 236.
[ 8] YANGF,CAOSR,QING.Mechanicalbehavioroftwokindsofprestressedcompositelinings:Acasestudyof
theYellowRiverCrossingTunnelinChina[J].TunnellingandUndergroundSpaceTechnology,2018,79:96 - 109.
[ 9] 苏凯,伍鹤皋.水工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岩土力学,2005,26(9):1485 - 1490.
[10] 卞康,肖明.水工隧洞衬砌水压致裂过程的渗流 - 损伤 - 应力耦合分析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
29(S2):3769 - 3776.
[11] 苏凯,伍鹤皋.水工隧洞内水外渗耦合分析[J].岩土力学,2009,30(4):1147 - 1152.
[12] 周利,苏凯,汪洋,等.水工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水压致裂分析方法研究[J].水利学报,2021,52(1):
21 - 33.
[13] 苏凯,伍鹤皋,周创 兵.内 水 压 力 下 水 工 隧 洞 衬 砌 与 围 岩 承 载 特 性 研 究 [J].岩 土 力 学,2010,31(8):
2407 - 2412,2452.
[14] 苏凯,陶军,徐振东,等.穿越城区隧洞分离式衬砌承载机理及性能优化研究[J].水利学报,2023,54
(1):54 - 67.
[15] 任秋兵,李文伟,李明超,等.水工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多目标智能优化设计与分析方法[J].水利学报,
2022,53(1):98 - 108.
[16] DADASHIE,NOORZADA,SHAHRIARK,etal.Hydro - mechanicalinteractionanalysisofreinforcedconcrete
lininginpressuretunnels [J].TunnellingandUndergroundSpaceTechnology,2017,69:125 - 132.
2
—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