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2024年第55卷第3期
P. 96
水 利 学 报
2024年 3月 SHUILI XUEBAO 第 55卷 第 3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4)03 - 0344 - 12
水泵水轮机 S特性区能量损失及流动特性研究
1
2
王李科 ,姚 亮 ,冯建军 1,2 ,朱国俊 1,2 ,卢金玲 1,2 ,阮 辉 3
(1.西安理工大学 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48;
2.西安理工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3.西安航空学院 液压技术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77)
摘要:为了调节电网的稳定性,抽水蓄能电站需要频繁启停和变换工况运行,导致水泵水轮机容易进入 S特性
区,机组振动增加,并网失败。本文以模型水泵水轮机为研究对象,采用熵产理论详细分析了 S特性区不同工况
下的能量损失规律,明确了熵产率分布与内部流动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S特性区内近飞逸工况总熵产最大,
约为设计工况的 5.1倍,脉动熵产占据的比例接近 80%,随着流量的减小,转轮熵产占比逐渐降低,活动导叶和
尾水管的熵产占比增加。小流量工况转轮进口靠近下环位置首先出现了明显的漩涡,导致了活动导叶出口和转轮
进口的高熵产区,随着流量进一步减小,漩涡逐渐向上冠转移,并且切向速度增大,在转轮进口形成挡水环,阻
碍水流进入转轮,在无叶区内出现了环状分布的高熵产区。反水泵工况,水流在低压边与逆时针旋转的叶片撞
击,导致水流很难进入叶片内部,形成了大尺度的回流涡结构;双列叶栅内充满大量涡结构,导致活动导叶吸力
面的熵产率增大,并且向固定导叶传播。
关键词:水泵水轮机;S特性;熵产理论;回流涡
7
类
1
图
分
V
:
4
号
T
中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30667
1 研究背景
抽水蓄能是目前技术成熟、经济性优、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储能方式,通过电能与势能相互转
化,实现电能的储存和管理,是电力系统绿色低碳清洁灵活的调节电源。水泵水轮机作为抽水蓄能电
站核心的能量转换设备,其运行稳定性对抽水蓄能电站乃至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1 - 2] 。
水泵水轮机比转速较小,等开度线在水轮机工况空载开度区会发生 S
形弯折现象 [3] ,如图 1所示阴影区域,在此区域内,一个单位转速有可能
同时对应两个甚至三个单位流量,而此时流量甚至会出现负值。水泵水轮
机启动并网时,容易进入 S特性区,引起水力矩的震荡,造成机组的振
动,严重的会导致并网失败 [4 - 6] 。
S特性区的形成与不稳定流动紧密相关。Cavazzini等 [7] 采用数值模拟
研究了水泵水轮机 S区的不稳定现象,捕捉到了旋转失速现象的初生到发
展整个过程,指出不稳定现象不是造成 S特性的充分条件,只有当旋转失 图 1 水泵水轮机 S特性
速充分发展才会造成 S特性的产生。Zanetti等 [8] 发现活动导叶和转轮的动
静干涉是导致涡结构非定常演化的重要原因,转轮进口攻角的非均匀分布导致了叶片通道涡的形成,
并且会阻塞叶轮流道。李君等 [9] 认为流道间的动态漩涡、无叶区的高速回流环等都是引起水泵水轮机
收稿日期:2023 - 10 - 26;网络首发日期:2024 - 03 - 21
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40319.1548.006.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09118,52079108,5220605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 - JC - QN - 0446,2021JM- 328);
陕西省博士后基金项目( 2023BSHEDZZ256,2023BSHEDZZ257);陕西省教育厅自然专项(23JK0566)
作者简介:王李科(1991 - ),讲师,主要从事流体机械内部流动理论分析研究。E - mail:alikewang@163.com
— 3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