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2024年第55卷第3期
P. 90

3.2 加载及监测方案 在对高压水道进行首次充水、运行和                               表 1 新型衬砌各结构的物理力学参数
              放空时,衬砌承受着循环荷载。在实际运行工况中,衬砌受                                   材料     弹性模量?GPa    泊松比    厚度?cm
              到内水、外水压力同时作用,在力的叠加作用下,衬砌受力                                 C10混凝土       8.5      0.15   10.0
              状态受内外水量值的影响而变,结合高压水道充水、运行及                                   钢板        206.0     0.25   0.3
              放空阶段衬砌受力的主控因素考虑,为深入分析内水或外水
              作用衬砌的受力变形机制,模型试验中仅进行单因素变化试验,在运行工况下只布置内水压力,与实
              际工况有差别。因此,为模拟浇筑期、首次充水、放空期以及再次充水 4个阶段,模型试验加卸载顺
              序按图 3进行,分为外水压力加卸载 (过程 ①)—内水压力加卸载(过程 ②)—外水压力加卸载(过程
              ③)—内水压力加卸载(过程④)4个部分。内、外水压力加载采用自主设计的具有伺服控制性能的高
              压加载系统,如图 4所示。





















                                  图 3 模型试验加载方案                                 图 4 模型试验加载装置

                  为监测新型衬砌变形与受力情况,在洞轴中间位置设置监测断面,具体为在混凝土和钢板处布置
              应变计,在荷载边界处布置水压计(图 5)。


























                                               图 5 传感器的布置及监测断面示意图

              4 结果分析


              4.1 应变曲线 试验过程中混凝土及钢板应变曲线如图 6所示,其中受拉为正、受压为负。
                  由图可知,在第一次外水压力作用下(过程①),新型衬砌各部分均处于受压状态,压应变随整体


                —  3 3  —
                     8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