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2024年第55卷第4期
P. 17
度 0.02℃。岸冰、冰盖尺寸由量冰尺和卷尺测量,精度 1mm。冰封率和流凌面密度采用相机记录。
此外,典型年份还在北易水倒虹吸测点 0.2、0.5、0.8倍水深处布置冰网,孔径为 2mm,用于打捞并
观测水内冰。尺寸小于 2mm的冰花不能采集,且极端寒潮下停止水内冰采集以防止冰网损坏 [33] 。
图 1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及冰凌观测站点示意图
2.1 2011—2015年冬季观测结果分析 2011—2015年冬季冰情原型观测主要在放水河渡槽。此外,
通过京石段干渠沿线巡测记录了初冰、终冰日期、岸冰尺寸和流凌冰封渠长,重点关注了典型弯道、
水工建筑物、桥墩束窄断面等易卡封位置冰情发展。2011—2015年冬季输水运行总体上平稳,京石段
干渠无冰塞冰坝事故。
放水河渡槽冬季逐小时与日平均气温变化过程如图 2所示。由图可知,4个冬季平均气温为- 0.64℃,
年际波动范围为- 1.70~1.04℃,冬季最低气温为- 14.80~ - 9.10℃。整体而言,12月底气温下降至结
冰温度,1月平均气温最低,4年平均值为- 2.33℃;2月多年平均气温为 0.58℃,3月气温回升,温
度稳定在 结 冰 温 度 以 上。4个 冬 季 中,2012—2013年 冬 季 偏 冷,最 低 气 温 和 1月 平 均 气 温 最 低;
2014—2015年冬季偏暖,低于结冰温度的寒潮最少。
图 3给出的是 2011—2015年 4个冬季逐小时和日平均风速。放水河渡槽 4个冬季风速比较稳定,
多年平均风速为 1.38m?s,日均最大风速为 6.22m?s,实测瞬时最大风速 8.41m?s。冬季风向多为西北
风和东北风,两个风向占 40%;2013—2015年冬季南风和东南风较多,南风累积天数均超过 49d,受
南方暖气流的影响,这两个冬季偏暖。总体而言,北方冷空气占主导时,冬季气温下降快,寒潮持续
时间长;反之,南方暖空气较强时,冬季气温偏高,寒潮时间短。
放水河渡槽冬季逐小时和日平均相对湿度如图 4所示。4个冬季平均相对湿度为 49%,逐日相对
湿度大部分在 20%~80%间波动,最低相对湿度波动范 围为 13%~22%,多 年平 均最 低相 对 湿度为
17%。观测显示,一般气温较高时相对湿度较小,晴天相对湿度小,而阴雪天相对湿度大。日间相对
湿度的变化规律是早晚相对湿度大,中午相对湿度小。
— 3 9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