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2024年第55卷第4期
P. 19
图 4 2011—2015年放水河渡槽冬季逐小时和日均相对湿度
图 5给出了 2011—2015年放水河渡槽冬季逐小时和日平均气压的变化过程。4个冬季多年平均气
压为 1019.7hPa,日间波动幅度为±1.4%,年际变化较小。观测结果显示,一般晴天气压比阴雨天气
压高,早上气压比中午气压高。此外,气压越大,大气和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越强,水体接受的辐
射减小。
放水河渡槽 2011—2015年冬季不同深度土体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如图 6所示。总体上,土温随
气温的降低而降低,其峰值较气温变化有所衰减并滞后;表层土体受气温影响较大,土温的波动幅度
大于深层土体。该渠段 4年平均冻土层深度 41.9cm,变化范围为 22.5~68.0cm。地表以下 10cm处冬
季平均土温- 1.4℃,最低降至- 8.3℃;地表以下 40cm处冬季平均土温 0.5℃,最低土温为- 1.4℃。
图 7对比分析了 2011—2015年冬季观测的流量、水位、流速和水温变化。2011—2012年冬季平
3
均输水流量 17.4m ?s,平均运行水深 4.38m,水位波动小于 0.8%,断面平均流速约 0.14m?s,冬季平
3
均水温 1.6℃。2012—2014年冬季平均输水流量 7.2m ?s,运行水位为 67.2和 69.2m,断面平均流速
0.055m?s,平均水温 0.7℃,最低水温 0.16℃。2014—2015年为全线通 水后 的 第 一个 冬季,平均
3
流量 25.7m ?s,平均运行水位 69.37m,断面平均流速 0.2m?s,冬季水温 0.84℃。总体而言,4个
冬季运行流量较小,均低于设计流量的 20%,弗劳德数小于 0.04,采取冰下输水方案运行,总体运
行平稳。
2.2 2015—2022年冬季观测结果分析 为进一步明晰干渠冰情特征,2016年之后继续开展观测,分
别在图 1所示位置设固定观测站,观测重点渠池的气象、水力和冰情。
图 8给出了中线干渠七里河倒虹吸以北 4个典型渠段 2015—2022年各典型气象要素的变化。由图
8(a)可知,中线冰凌影响渠段冬季气温的波动范围 - 10~10℃,北拒马河多年冬季平均气温 - 0.6℃,
其它测站分别为 1.0、0.8和 1.6℃。4个测站 1月累计负积温分别为 - 73.1、- 22.3、- 30.3和 - 1.5℃,
对应冰凌出现时间和冰厚大小由北向南递减。虽然漕河渡槽气温较滹沱河倒虹吸偏高,但前者偏北
127km,沿程水温下降和渡槽失热更快导致前者冰情更突出。7个冬季中 2021年 1月最低气温降至
— 3 9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