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2024年第55卷第5期
P. 22
的不透水面上,最大值为 162mm,不透水面上的 E?ET为 18.2%。ET中占比较大的分别是植被蒸腾
u
E(26%)和土壤蒸发 E(50%)。
t b
图 7 2016—2021年北京市主城区 10m × 10m空间分辨率多年平均 ET分量的模拟结果分布(单位:mm)
3.4 北京市主城区碳储量模拟结果 利用 InVEST模型碳储量模块估算了北京市主城区 2020年的碳储
量,从空间上来看,北京市主城区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图 8是研究区碳储量
分布情况。碳储量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该区域海拔相对较高,植被覆盖率较高,总碳储
2
量密度高值超过 5t?hm ;行政区划上,位于海淀区西北部和石景山区北部等,这些地区城市化程度相
对较低,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碳储量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京市中心主城区,包括东
城区、西城区等,城市化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类型以建设用地为主,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碳储量维
持在较低水平。地上碳储量、地下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和死亡有机物碳储量的分布与总碳储量一致,
其中土壤碳储量的占比较大。
3.5 北京市主城区总初级生产力模拟结果 本研究利用 PML_V2模型模拟了 2016—2021年北京市主
城区 10m × 10m空间分辨率逐月的 GPP,图 9显示了研究区的多年平均 GPP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与
- 2
- 1
植被分布相似,在研 究 区西 部山 区和 城 市 公 园 绿 地,GPP较 高,最 高 可 以 达 到 14.2g· m · d 。
GPP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心,包括东城区、西城区等,以建设用地为主,植被覆盖度低。整个区
- 2
- 1
域上,GPP的区域平均值为 2.7g·m ·d 。
3.6 北京市主城区水分利用效率模拟结果 生态系统 WUE通常被计算为 GPP与蒸散发的比值,是驱
动陆地碳和水与大气交换的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特性之一 [23 - 25] 。然而,在生态系统规模和全球水平
上对 WUE的理解,仍然非常有限 [26 - 28] 。因为其他因素,如土壤、营养物质和大气反馈,也会影响生
态系统的碳吸收和水消耗。目前,在区域或全球范围内对生态系统 WUE的分析通常依赖于复杂的地
表模型来模拟的 GPP和 ET [26] ,在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 GPP是不可观测的,并且没有得
到很好的约束 [29 - 30] 。本研究用到的解析型 WUE模型不需要通过模拟 GPP进而来模拟 WUE,只融合了
已经在全球尺度上被充分验证的 PT - JPLim模型,因此,基于解析型 WUE模型模拟的 WUE结果避免
了在北京市主城区高分辨率的 GPP模拟中产生的间接误差 [17] 。
— 5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