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2025年第56卷第1期
P. 113
图 1 山东省龙口市黄水河库区示意图
数据库服务平台(https:∕∕zk.cgsi.cn∕); (2)地表高程数据 DEM 来自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地球探索者数
据库(https:∕∕earthexplorer.usgs.gov∕); (3)地下水位监测数据以及氯离子浓度监测数据主要来源于水利
部信息中心提供的国家地下水监测数据库和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取样监测; (4)地下水开采井位
置及开采量数据来自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取水井监测数据库; (5)逐月降水量数据来自龙口市黄
水河库区东羔站水文气象监测。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2.3.1 含水层结构的概化 由历史勘探资料可知, 研究区主要含水介质为第四系松散岩层, 孔隙发
育、 连通性良好。 分布于黄水河的现代河床, Ⅰ级阶地, Ⅱ级阶地与故道中, 由砾质粗砂与粉土、 粉
质黏土交互沉积, 形成多层结构。 含水的砂层厚度一般在 30~50 m 不等, 具有多层结构的特点。 地表
15 m 范围内为砂性土, 呈稍密状态。 研究区位于莱州湾东部滨海平原地区, 地势较为平缓, 海拔高程
大致位于 0~15 m 之间。 深入分析区域的钻孔资料, 对模拟中的主要矛盾问题进行详细刻画, 对次要
问题高度概化, 使后续模型完整实用, 且保证数值模拟准确。 将研究区含水层概化为三层: 第一层主
要为透水性较好的含砾粗砂、 砂性土介质的潜水含水层, 深度范围位于地表以下 0 ~ 15 m, 直接受上
部补给; 第二层为透水性相对较差的粉砂层, 深度范围位于地表以下 15 ~25 m; 第三层黄水河以西岩
性主要为含砾粗砂, 夹杂有粉砂, 黄水河以东岩性为渗透系数极小的粉砂∕黏土层, 深度范围位于地表
以下 25~35 m。 底板主要由变质岩、 二长花岗岩及钙质泥岩组成, 富水性极少, 透水性差, 构成本区
水文地质系统的隔水底板(图 2)。 总体上, 含水层概化为非均质含水层, 水流概化为考虑变密度因素
的三维非稳定流。
图 2 垂直于地下坝方向 A-A′断面水文地质剖面概化图
— 1 0 8 —